搜索
题目内容
在150℃,101Kpa下由HCHO、H
2
和CO三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14,将该气体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
2
O
2
粉末,使Na
2
O
2
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 ]
A.等于6.72g
B.小于6.72g
C.大于6.72g
D.无法计算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A
练习册系列答案
动感假期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系列答案
智多星学与练快乐暑假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系列答案
暑假作业语文出版社系列答案
暑假作业河北教育出版社系列答案
步步高暑假作业高考复习方法策略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系列答案
创新大课堂系列丛书假期作业系列答案
快乐暑假生活与作业系列答案
剑优教学假期专用年度总复习暑假系列答案
学考教程系列丛书快乐假期暑系列答案
暑假高效作业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在150℃,101Kpa下由HCHO、H
2
和CO三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14,将该气体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
2
O
2
粉末,使Na
2
O
2
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
A.等于6.72g
B.小于6.72g
C.大于6.72g
D.无法计算
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1)在298K、101kPa时,2g H
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
2
(g)+
1
2
O
2
(g)=H
2
O(l)△H=-285.8kJ/mol
H
2
(g)+
1
2
O
2
(g)=H
2
O(l)△H=-285.8kJ/mol
.
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下图饱和食盐水电解实验(图中所用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分析该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2)氢氧燃料电池中,a电极为电池的是
负极
负极
(填“正极”或“负极”),气体M的分子式
H
2
H
2
,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H
2
+OH
-
-2e
-
=2H
2
O
H
2
+OH
-
-2e
-
=2H
2
O
.
(3)若右上图装置中盛有100mL5.0mol/LNaCl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须加入10.0mol/L盐酸溶液50mL(密度为1.02g/mL)才能使溶液恢复至原来状态.则在此电解过程中导线上转移的电子数为
4.14
4.14
mol.(保留小数点后2位)
Ⅱ氢气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
N
2
(g)+3H
2
(g)?2NH
3
(g)△H=-92.2kJ?mol
-1
(4)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上述可逆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③④
③④
.
①N
2
、H
2
、NH
3
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
3
的同时生成3n mol H
2
;
③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N-H键的同时生成n mol N≡N;
④用N
2
、H
2
、NH
3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5)已知合成氨反应在某温度下2.00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的量/(mol)/时间(h)
0
1
2
3
4
N
2
1.50
n
1
1.20
n
3
1.00
H
2
4.50
4.20
3.60
n
4
3.00
NH
3
0.00
0.20
n
2
1.00
1.0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①反应进行到2小时时放出的热量为
27.7
27.7
kJ.
②0~1小时内N
2
的平均反应速率
0.05
0.05
mol?L
-1
?h
-1
.
③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0.15
0.15
(保留两位小数).
④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往平衡体系中再加入N
2
、H
2
和NH
3
各1mol,化学平衡向
正反应
正反应
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或“不移动”.)
在150℃,101Kpa下由HCHO、H
2
和CO三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14,将该气体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
2
O
2
粉末,使Na
2
O
2
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A.
等于6.72g
B.
小于6.72g
C.
大于6.72g
D.
无法计算
在150℃,101Kpa下由HCHO、H
2
和CO三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14,将该气体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
2
O
2
粉末,使Na
2
O
2
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
A.等于6.72g
B.小于6.72g
C.大于6.72g
D.无法计算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