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有100 mL 3 mol·L-1 NaOH溶液和100 mL 1 mol·L-1 AlCl3溶液。按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①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液中;②将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比较两次实验的结果是( )
A.现象相同,沉淀量相等 | B.现象不同,沉淀量不等 |
C.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等 | D.现象不同,沉淀量相等 |
D
解析试题分析:100mL 3mol?L-1NaOH溶液中n(NaOH)=0.3mol,100mL 1mol?L-1的AlCl3溶液中n(AlCl3)=0.1mol,则①将NaOH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液中,发生:Al3++3OH-═Al(OH)3↓,现象为观察到白色沉淀;②将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分别发生:Al3++4OH-=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先没有沉淀后出现沉淀,所以二者现象不同,由于AlCl3最后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质量相等。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向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当生成的Fe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时,则Fe和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1 | B.1︰2 | C.2︰1 | D.1∶1 |
某混合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已知下表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物质(25℃) | Cu(OH)2 | Fe(OH)2 | Fe(OH)3 |
Ksp | 2.2×10-20 | 8.0×10-16 | 4.0×10-38 |
完全沉淀时的pH | ≥6.4 | ≥9.6 | 3~4 |
A.混合溶液中:c(SO42-):[ c(Cu2+) +c(Fe3+) +c(Fe2+)]=5:4
B.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不可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C.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调节pH到3~4后过滤,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
D.若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首先生成Fe(OH)3沉淀
在200 mL含Mg2+、Al3+、NH4+、H+、Cl-等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n(Mg2+)∶n(Al3+)=10∶1 |
B.原溶液的c(H+)=0.8 mol/L |
C.x与y的差值为0.01 mol |
D.原溶液中c(Cl-)=0.66mol/L |
已知Cu+2Fe3+=2Fe2++Cu2+。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 B.溶液中一定含Fe2+ |
C.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 | D.溶液中一定含Cu2+ |
某些补铁剂的成分中含有硫酸亚铁,长期放置会因氧化而变质。检验硫酸亚铁是否变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 B.KSCN溶液 | C.氯水 | D.铁粉 |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结果是( )
A.铁粉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保持不变 |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溶液无明显现象 |
C.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5∶1 |
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
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
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NaHCO3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我省庐江县有丰富的钒矿资源——明矾,其主成分为KAl(SO4)2·1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既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也可以杀菌消毒 |
B.可以通过电解明矾溶液来制取Al |
C.用酒精灯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
D.可以用在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的方法来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