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乙烷与2.24L苯含C-H键数均为0.6NA
B. 16.8gFe与足量的水蒸气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8NA
C. 25C时,1LpH=7的CH3COONH4溶液中含NH4+数一定为1.0×10-7NA
D. 0.2molCO2与0.1molC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CO分子数为0.2NA
【答案】B
【解析】A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2.24L苯无法计算微粒数,故A错;B. 16.8gFe的物质的量为0.3mol,3Fe+4H2O=Fe3O4+4H2与足量的水蒸气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8mol.即为0.8NA,故B对;C. 25C时1LpH=7的C(CH3COO-)=C(NH4+),没有浓度无法计算NH4+的个数,故C错;D. 在高温下密闭容器中CO2与C 生成CO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D错。
【题目】减少氮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合理应用和处理碳、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1)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研究一直是科技界关注的重点。在催化剂存在下用H2还原CO2 是解决溫室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关反应如下:
已知H2 和CH4的燃烧热分别为285.5kJ/mol 和890.0kJ/mol。
H2O(1) =H2O(g) △H= +44 kJ/mol
试写出H2 还原CO2 生成CH4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CO2在Cu-ZnO催化下,可同时发生如下的反应I、II,其可作为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短缺的重要手段。
I.CO2(g) +3H2(g)CH3OH(g) +H2O(g) △H1=-57.8 kJ/mol
II.CO2(g) +H2(g)CO(g) + H2O(g) △H2 = +41.2 kJ/mol
①某温度时,若反应I的速度v1大于反应II的速度以v2,则下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
②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分压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
已知:气体各组分的分压p(B),等于总压乘以其体积分数。
在Cu-ZnO存在的条件下,保持温度T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 及H2,起始及达平衡时,容器内各气体物质的量如下表:
CO2 | H2 | CH3OH | CO | H2O(g) | 总压/kPa | |
起始/mol | 5.0 | 7.0 | 0 | 0 | 0 | p0 |
平衡/mol | n1 | n2 | p |
若反应I、II均达平衡时,P0=1.2p,则表中n1=____;若此时
(3)汽车尾气是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研究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减少雾霾的形成,可采用氧化还原法脱硝:
4NO(g) +4NH3(g) +O2(g) 4N2(g) +6H2O(g) △H <0
根据下图判断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氨氮比一定时,在400℃时,脱硝效率最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用活性炭还原法也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 +2NO(g)N2(g) +CO2(g) △H>0
在T℃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NO | 1.0 | 0.58 | 0.40 | 0.40 | 0.48 | 0.48 |
N2 | 0 | 0.21 | 0.30 | 0.30 | 0.36 | 0.36 |
CO2 | 0 | 0.21 | 0.30 | 0.30 | 0.36 | 0.36 |
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根据上表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
A.通入一定量的CO2 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D.通入一定量的NO E.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F.适当升高温度
【题目】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
A | SO2与H2S气体混合 | 产生淡黄色沉淀 | 氧化性:SO2>S |
B |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然后滴入KSCN溶液 | 滴入KSCN后溶液变为红色 | 原FeSO4溶液已被空气中O2氧化变质 |
C | 试管中盛有Cu(NO3)2溶液,底部有少量铜,向其中加入稀硫酸 | 铜粉逐渐溶解 | 铜可与稀硫酸反应 |
D |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AlCl3和MgCl2溶液,振荡并静置 | 前者无沉淀,后者有白色沉淀 | Ksp[Al(OH)3]>Ksp[Mg(OH)2]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