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但均小于18,A和B在同一周期,A原子的电子式为 ,B原子L层的电子总数是K层的3倍;0.1mol C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同时它的电子层结构变成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离子的半径比C离子的小,D离子与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1)元素A、B、C、D分别是:A , B , C , D
(2)D元素在周期表中属第周期族.
(3)用电子式表示A的气态氢化物的形成过程:
(4)A和B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5)B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如何证明

【答案】
(1)碳;氧;镁;铝
(2)三;ⅢA
(3) +4H→
(4)
(5)离子化合物;检验方法为:验证其熔融物是否导电,若导电则为离子化合物,若不导电则为共价化合物
【解析】答案:(1)B原子L层的电子总数是K层的3倍,则B的原子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6,应为O元素,根据A的电子式可知A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应为周期表第ⅣA族元素,又原子序数小于O,应为C元素,0.1mol C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则C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离子的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C为Mg元素,D离子的半径比C离子的小,D离子与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应为Al元素,故答案为:碳,氧,镁,铝;(2)D为Al元素,原子序数为1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
故答案为:三,ⅢA;(3)A的气态氢化物为CH4 , 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 +4H→ ,故答案为: +4H→ ;(4)A和B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化合物为CO2 , 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5)B与C形成的化合物为MgO,为离子化合物,可用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验证,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导电,而共价化合物不导电,
故答案为:离子化合物;检验方法为:验证其熔融物是否导电,若导电则为离子化合物,若不导电则为共价化合物.
B原子L层的电子总数是K层的3倍,则B的原子原子核外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6,应为O元素,根据A的电子式可知A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应为周期表第ⅣA族元素,又原子序数小于O,应为C元素,0.1mol C单质能从酸中置换出2.24L氢气(标准状况),则C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离子的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C为Mg元素,D离子的半径比C离子的小,D离子与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应为Al元素,根据元素对应的原子结构以及形成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利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O2(g)+NH3H2O(aq)=NH4HSO3(aq)△H1=a kJmol1
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l)△H2=b kJmol1
2(NH42SO3(aq)+O2(g)=2(NH42SO4(aq)△H3=c kJmol1
(1)反应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l)的 △H=kJmol1
(2)空气氧化(NH42SO3的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温度超过60℃时,(NH42SO3氧化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3)以磷石膏废渣和碳酸铵为原料制备硫酸铵,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使硫资源获得二次利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aq)SO42(aq)+CaCO3(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已知Ksp(CaCO3)=2.9×109 , Ksp(CaSO4)=9.1×106]
(4)(NH42S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多种用途. ①将黄铜精矿(主要成分Cu2S)与硫酸铵混合后在空气中进行焙烧,可转化为硫酸铜同时产生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研究硫酸铵的分解机理有利于对磷石膏的开发.在500℃下硫酸铵分解过程中得到4种产物,其含氮物质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写出该条件下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③(NH42SO4是工业制备K2SO4的重要原料.根据图乙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简述工业上制备K2SO4晶体的设计思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