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工业上常用亚硝酸钠(NaNO2)作媒染剂、漂白剂、钢材缓蚀剂、金属热处理剂。某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制备NaNO2并探究NO、NO2的某一化学性质(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图中的装置制备NaNO2,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h(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此时活塞K1、K2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查阅资料,NO2或NO可能与溶液中Fe2+发生反应。某同学选择上述装置并按A→C→E顺序连接,E中装入FeSO4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步骤②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C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___________(填“NO2、NO中的一种或两种”)和溶液中Fe2+发生反应使溶液呈深棕色。
【答案】⑴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⑵debcfg(b与c、f与g可以互换) 关闭K1,打开K2(2分)
⑶ 3MnO4-+4H++5NO=3Mn2++5NO3-+2H2O
⑷排尽装置中残留的NO2 3NO2+ H2O == 2HNO3+ NO NO
【解析】(1)装置A三颈烧瓶中是足量的浓硝酸与铜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用上图中的装置制备NaNO2,将在A装置中制得的二氧化氮通过C装置的水转化为一氧化氮,再通过B装置干燥后通入D装置与过氧化钠反应而制得,反应原理为:2NO+Na2O2=2NaNO2,故其连接顺序为:adebcfgh(b与c、f与g可以互换),此时应关闭K1,打开K2,让二氧化氮通过C装置与水反应转化为一氧化氮;(3)E装置中过量的一氧化氮进入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被氧化为NO3-,而被还原为Mn2+,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MnO4-+4H++5NO=3Mn2++5NO3-+2H2O;(4)停止A中反应,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持续通入N2一段时间,是将反应产生的NO2通过C装置中的水将其转化为NO,从而排尽装置中残留的NO2,以便宜进行步骤③;步骤③C瓶中水将NO2转化为NO,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 H2O =2HNO3+NO;步骤①NO2通入FeSO4溶液,可能是NO2与水反应转化的NO与Fe2+反应使溶液呈深棕色,而在排除NO2的干扰情况下,通入的NO与Fe2+反应使溶液呈深棕色,可以证明NO和溶液中Fe2+发生反应使溶液呈深棕色。
【题目】足量锌与浓H2SO4充分在加热下反应生成会SO2和H2的混合气体;锌和稀硫酸反应只有H2生成。现有甲乙两研究小组分别实验探究:
(1)甲研究小组按下图实验验证锌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物中SO2和H2,取少量的Zn置于b中,向a中加入100mL18.5mol·L-1的浓硫酸,经过一段时间反应,Zn完全溶解
①填写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
②写出装置A中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
④U型管G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
⑤有同学认为A、B间应增加图中的甲装置,该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
⑥证明反应生成SO2和H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⑦若A中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L,将A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中H+的浓度为0.1 mol·L-1,则稀释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 mol·L-1。
(2)乙研究小组为了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及能量的变化,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时,从断开K开始,每间隔1分钟,交替断开或闭合K,并连续计数每1 分钟内从a管流出的水滴数,得到的水滴数如下表所示:
1分钟水滴数(断开K) | 34 | 59 | 86 | 117 | … | 102 |
1分钟水滴数(闭合K) | 58 | 81 | 112 | 139 | … | 78 |
分析反应过程中的水滴数,请回答:
① 由水滴数58>34、81>59,说明在反应初期,闭合K时比断开K时的反应速率快,主要原因是形成原电池反应速度快。
② 由水滴数102>78,说明在反应后期,断开K时的反应速率快于闭合K时的反应速率,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从能量转换形式不同的角度,分析水滴数86>81、117>112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题目】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本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以FeCl3溶液为实验研究对象,探究其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复杂多样性。实验如下:
(1)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3)对于③中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有诸多猜测,继续进行实验:
Ⅰ.甲取③中的红棕色溶液少许,滴入少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甲得出结论:FeCl3与Na2S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Ⅱ.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重新设计并进行实验,证实了甲的结论是正确的。其实验方案是取Ⅰ中所得溶液少许进行__________离子的检验。
(4)受以上实验的启发,同学们对pH≈8的1mol/LNaF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时的现象产生了好奇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 | ④向2mL0.2mol/L FeCl3溶液中滴入2mL1mol/LNaF溶液。溶液变无色 |
⑤向2mL0.2mol/L FeCl3溶液中滴入2mL蒸馏水,溶液颜色变浅 |
Ⅰ.⑤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Ⅱ.为探究④中溶液变无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显示:FeF3溶液为无色。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FeCl3溶液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