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4g乙烯和丙烯混合物中含原子数目为2NA
B. 50gKHCO3和CaCO3混合物含离子数目为2NA
C. 23g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D. 铜—锌原电池(电解质为稀硫酸)的电路中每转移2NA个电子,正极生成22.4LH2
【答案】C
【解析】
A项、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14 g C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乙烯和丙烯混合物中含原子数目为3NA,故A错误;
B项、KHCO3和 CaCO3的摩尔质量均为100 gmol-1,50 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5 mol,1 mol KHCO3和1 mol CaCO3中都含有1 mol阳离子和1 mol阴离子,0.5 molKHCO3和CaCO3混合物含离子数目为NA,故B错误;
C项、23gNa物质的量为1mol,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共生成1mol钠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C正确;
D项、没有明确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正极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已知:将KI、盐酸、试剂X和淀粉四种溶液混合,无反应发生。若再加入双氧水,将发生反应:H2O2+2H++2I—→2H2O+I2,且生成的I2立即与试剂X反应而被消耗。一段时间后,试剂X将被反应生成的I2完全消耗。由于溶液中的I—继续被H2O2氧化,生成的I2与淀粉作用,溶液立即变蓝。因此,根据试剂X的量、滴入双氧水至溶液变蓝所需的时间,即可推算反应H2O2+2H++2I—→2H2O+I2的反应速率。下表为某同学依据上述原理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各实验均在室温条件下进行):
编号 | 往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其用量(mL) | 催化剂 | 溶液开始变蓝时间(min) | ||||
0.1 mol·L-1 KI溶液 | H2O | 0.01 mol·L-1 X 溶液 | 0.1 mol·L-1双氧水 | 1 mol·L-1稀盐酸 | |||
1 | 20.0 | 10.0 | 10.0 | 20.0 | 20.0 | 无 | 1.4 |
2 | 20.0 | m | 10.0 | 10.0 | n | 无 | 2.8 |
3 | 10.0 | 20.0 | 10.0 | 20.0 | 20.0 | 无 | 2.8 |
4 | 20.0 | 0 | 10.0 | 10.0 | 40.0 | 无 | t |
5 | 20.0 | 10.0 | 10.0 | 20.0 | 20.0 | 5滴Fe2(SO4)3 | 0.6 |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实验1、2的目的是探究H2O2浓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中m=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υ=k·c a(H2O2)·c b (I—)·c(H+)(k为常数),则:
①根据上表数据关系可知,a、b的值依次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4时,烧杯中溶液开始变蓝的时间t=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5表明:①硫酸铁能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速率。
②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2(SO4)3对H2O2+2H++2I—→2H2O+I2催化的过程为2Fe3++2I-=2Fe2++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配平)
(4)若要探究温度对H2O2+2H++2I—→2H2O+I2反应速率的影响,为了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双氧水大量分解(已知温度60℃ H2O2会分解50%以上),应该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