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写出以下化学方程式:
(1)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
(2)二氧化氮与水
(3)铁与氯化铁溶液
(4)铜与浓硝酸溶液
(5)钠与水的反应
(6)氨气与氧气发生的催化氧化反应
(7)实验室制氨气
(8)铜和浓硫酸溶液共热
(9)过氧化钠与水
(10)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 (1)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为氧化还原反应;
(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4)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
(5)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6)氨气具有还原性,氧气具有氧化性,氨气中氮元素为-3价,被氧气氧化为+2价的氮元素,所以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7)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
(8)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
(10)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解答 解:(1)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
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
(3)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
故答案为:Fe+2FeCl3═3FeCl2
(4)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较不活泼金属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5)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6)NH3与过量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故答案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7)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制得氨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故答案为:Ca(OH)2+2NH4Cl$\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8)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故答案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该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
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
(10)氢氧化铝具有两性,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该反应为Al(OH)3+NaOH=Na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NaOH=NaAlO2+2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侧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把握反应物、生成物及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2.曾经有一种固氮的方法:1100°C通N2和CaC2反应得到CaCN2.已知:CaCN2+3H2O=2NH3↑+CaCO3
(1)某同学采用图1装置(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制取少量的CaCN2
①U形管中盛放的物质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等(填一种),其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石英管影响实验
②不能(填“能”或“不能”)用普通玻璃管代替图中石英管;
(2)检验反应后的固体(用W表示)中含有氮元素该同学将适量W溶于水,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氮元素,该结论不正确.若要得出正确结论,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容器口,试纸变蓝色,说明固体中含有氮元素.
(3)测定W中CaCN2的质量分数
步骤Ⅰ:按图2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实验:关闭弹簧夹,将漏斗中溶液逐滴加入到三颈瓶中,当W反应完全后,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直至氨气被200mL0.1mol•L-1硫酸完全吸收.
步骤Ⅱ:准确量取烧杯中溶液20.00mL置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指示剂,用cmol•L-1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硫酸,实验测得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mL.
已知三种常用指示剂变色pH范围如下:
指示剂abc
变色pH范围3.1~4.48.0~10.04.4~6.2
说明pH<3.1显红色
pH>4.4显黄色
pH<8.0显无色
pH>10.0显红色
pH<4.4显红色
pH>6.2显黄色
①上述滴定过程中,不宜选用的指示剂是b(填字母序号);
②三颈瓶中除了发生生成氨气的反应,还有:CaC2+2H2O=C2H2↑+Ca(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最终吸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04-0.01cvmol;经进一步计算可求得W中CaCN2质量分数.
③上述实验所得结果明显偏小,若不考虑装置的气密性和操作误差,则导致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是步骤Ⅰ中未加热反应容器或生成碳酸钙覆盖在固体表面,导致反应不完全(写1种).
9.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CO$\stackrel{催化剂}{→}$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012345
c(NO)/mol•L-11.00×10-34.50×10-42.50×10-41.50×10-41.00×10-41.00×10-4
c(CO)/mol•L-13.60×10-33.05×10-32.85×10-32.75×10-32.70×10-32.70×10-3
请回答:以下各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度v(N2)=1.875×10-4mol/L•s.
(3)假设在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CD.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编号T/℃NO初始浓度/
mol•L-1
CO初始浓度/
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2801.20×10-35.80×10-382
124
350124
①请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Ⅱ、Ⅲ两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