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I.对于弱酸,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存在一种定量的关系.如表为几种弱酸在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K
CH3COOH1.76×10-5
H2CO3K1=4.31×10-7 K2=5.61×10-11  
H3PO4K1=7.52×10-3  K2=6.23×10-8  K3=2.20×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电离的角度,HCO3-、HPO42-、H2PO4-都可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H2PO4-,最弱的是HPO42-
(2)等浓度的下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⑤③④①②(用序号作答)
①CH3COONa   ②NaH2PO4    ③NaHPO4    ④NaHCO3    ⑤Na2CO3
(3)电离平衡常数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出来的.现已经测得25℃时,c mol/L的CH3COOH的电离转化率为?,则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CH3COOH$\frac{c{a}^{2}}{1-a}$.

II.已知t℃时,Kw=1×10-13;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 a:b=9:2.

III.现有含FeCl2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
25℃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如表:
沉淀物Fe(OH)3Fe(OH)2Cu(OH)2
开始沉淀pH2.77.64.7
完成沉淀pH3.29.76.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加入的试剂a最合适的是C(填序号)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NaClO溶液  C.H2O2溶液   D.稀硝酸
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再除去.
(2)调节pH约4应该加入的物质可以是AC.
A.CuO        B.CuCl2        C.Cu(OH)2        D.NaOH
利用平衡移动原理简述加入该物质的理由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CuO或Cu(OH)2后,消耗溶液中H+,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使Fe3+转化为Fe(OH)3
(3)最后能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不能(填“能”或“不能”).如不能,应如何操作?(若能,此空不填)应在氯化氢气氛中浓缩后冷却结晶.

分析 Ⅰ、(1)同一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根据酸的电离常数确定酸性强弱;
(2)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
(3)根据Ka=$\frac{c({H}^{+})c(C{H}_{3}CO{O}^{-})}{c(C{H}_{3}COOH)}$进行计算即可;
Ⅱ、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中c(OH-)=$\frac{1{0}^{-13}}{1{0}^{-11}}$mol/L=0.01mol/L,pH=1的H2SO4溶液中c(H+)=0.1mol/L,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混合溶液中c(H+)=$\frac{0.1mol×bL-0.01mol/L×aL}{(a+b)L}$=0.01mol/L,据此计算a、b之比;
Ⅲ、加入氧化剂X的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根据除杂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加入试剂Y的目的是调节pH使铁离子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沉淀,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氯化铜晶体.
(1)加入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易除去,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物质Y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沉淀铁离子,不沉淀铜离子,不引入新的杂质,氧化铜,氢氧化铜能促进三价铁离子的水解,据此来选择合适的试剂;
(3)Cu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Cl易挥发).

解答 解:I、(1)同一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其酸性越强,根据酸的电离常数知,酸性最强的是H2PO4-,最弱的是HPO42-
故答案为:H2PO4-;HPO42-
(2)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越大或碱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等浓度的这几种溶液中,
①CH3COONa水解溶液显碱性促进水电离,
②NaH2PO4 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
③NaHPO4,水解大于电离溶液显碱性促进水的电离,
④NaHCO3,水解大于电离溶液显碱性促进水的电离,
⑤Na2CO3 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促进水的电离,
依据电离平衡常数分析可知酸性大小为:H3PO4>CH3COOH>H2CO3>H2PO4->HCO3->CO32-,盐溶液中离子水解程度大小为H2PO4-<CH3COO-<HCO3-<HPO42-<CO32-,所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⑤③④①②,
故答案为:⑤③④①②;
(3)根据Ka=$\frac{c({H}^{+})c(C{H}_{3}CO{O}^{-})}{c(C{H}_{3}COOH)}$=$\frac{cα×cα}{c-cα}$=$\frac{c{a}^{2}}{1-a}$,
故答案为:$\frac{c{a}^{2}}{1-a}$;
II.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中c(OH-)=$\frac{1{0}^{-13}}{1{0}^{-11}}$mol/L=0.01mol/L,pH=1的H2SO4溶液中c(H+)=0.1mol/L,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混合溶液中c(H+)=$\frac{0.1mol×bL-0.01mol/L×aL}{(a+b)L}$=0.01mol/L,a:b=9:2,
故答案为:9:2;
III.(1)流程中加入的试剂a最合适的是氧化剂,能氧化亚铁离子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亚铁离子,但会引入杂质离子钾离子、锰离子,故A错误;  
B.NaClO溶液可以氧化亚铁离子,但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氯离子、钠离子,故B错误;  
C.H2O2溶液能氧化亚铁离子,不引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   
D.稀硝酸能氧化亚铁离子,但引入硝酸根离子,故D错误;
选C;
Fe2+沉淀为氢氧化物时所需pH与Cu2+的沉淀的pH相同,也就是说,Fe2+沉淀的同时,Cu2+也会沉淀,无法将两者分离开,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可知Fe3+沉淀所需的pH较小,所以应先将Fe2+氧化为Fe3+后再将其除去,
故答案为:C、将Fe2+氧化为Fe3+,再除去;
(2)结合题示,调节pH至4,使Fe3+全部沉淀,所以Y最好为CuO或Cu(OH)2或CuCO3,CuCl2不能调节pH,NaOH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钠离子,Fe3+水解显酸性,有关离子方程式Fe3++3H2O?Fe(OH)3+3H+,加入氧化铜、氢氧化铜和溶液中氢离子反应:Cu(OH)2+2H+═Cu2++2H2O,使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一定,总反应式为:2Fe3++3Cu(OH)2═2Fe(OH)3+3Cu2+
故答案为:AC,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CuO或Cu(OH)2后,消耗溶液中H+,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使Fe3+转化为Fe(OH)3
(3)Cu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Cl易挥发),所以应在HCl气氛中采用浓缩后冷却结晶的方法,以得到CuCl2•2H2O的晶体,
故答案为:不能;应在氯化氢气氛中浓缩后冷却结晶;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中等,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原理在判断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