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如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42-、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 从第步到第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

D. 在过程SO2被氧化

【答案】CD

【解析】海水蒸发溶剂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通过精制得到精盐,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母液加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母液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被二氧化硫吸收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氢,富集溴元素,通入氯气氧化溴化氢为溴单质得到高浓度的溴,据此解答。

A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SO42用氯化钡除去,过滤后加入盐酸酸化。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钠可以随意调整,如果在过滤沉淀前加入过量BaCl2溶液,稀盐酸不能除去氯化钡溶液,所以会产生新杂质,A错误;

B.根据电解原理分析,电解饱和食盐水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错误;

C.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后,被二氧化硫吸收生成溴离子,加入氧化剂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富集溴元素,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C正确;

D.在过程④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6价,所以二氧化硫被氧化,D正确;

答案选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银-菲洛嗪法”是检测居室内甲醛(化学式CH2O)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其原理设计如下装置测定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甲醛能被银氨溶液、酸性KMnO4氧化生成CO2;10-5mol·L-1的紫色KMnO4溶液遇甲醛气体即褪色;毛细管内径不超过1m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银氨溶液的制备。打开K3,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饱和食盐水慢慢滴入圆底烧瓶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三颈烧瓶中__________时,关闭K3和分液漏斗活塞。

(2)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①用热水浴加热三颈烧瓶,打开K1,将滑动隔板慢慢由最右端抽到最左端,吸入1L室内空气,关闭K1。打开K2,缓慢推动滑动隔板,将气体全部推出,关闭K2。装置中毛细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再重复上述操作四次。

②向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调节溶液pH=1,再加入足量Fe2(SO4)3溶液,写出加入Fe2(SO4)3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即加入菲洛嗪,Fe2+与菲洛嗪形成有色物质,在562nm处测定吸光度,测得生成Fe2+ 1.12mg。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为___________mg·L-1

(3)关闭K3,将三颈烧瓶中的溶液换为40.00mL 10-4mol· L-1的KMnO4溶液,量取KMnO4溶液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再加入2mL 6mol·L-1的硫酸酸化后重新测定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当三颈瓶中溶液恰好褪色时,向容器A中共抽气________次。

【题目】碳酸亚铁(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补血剂乳酸亚铁,也可用作可充电电池的电极。某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寻找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的最佳方案:

实验

试剂

现象

滴管

试管

0.8 mol/L FeSO4溶液

(pH=4.5)

1 mol/L Na2CO3溶液

(pH=11.9)

实验:立即产生灰绿色沉淀,5min后出现明显的红褐色

0.8 mol/L FeSO4溶液

(pH=4.5)

1 mol/L NaHCO3溶液

(pH=8.6)

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及少量无色气泡,2min后出现明显的灰绿色

0.8 mol/L (NH4)2Fe(SO4)2

溶液(pH=4.0)

1 mol/L NaHCO3溶液

(pH=8.6)

实验:产生白色沉淀及无色气泡,较长时间保持白色

(1)实验I中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反应表示,请补全反应:_____________

Fe2++ + + H2O Fe(OH)3 + HCO3

(2)实验II中产生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实验IIINH4+所起的作用,甲同学设计了实验IV进行探究:

操作

现象

实验IV

0.8 mol/L FeSO4溶液中加入________,再加入一定量Na2SO4固体配制成混合溶液(已知Na+对实验无影响,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 1mol/L NaHCO3溶液混合

与实验III现象相同

实验IV中加入Na2SO4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

对比实验II、III、IV,甲同学得出结论:NH4+水解产生H+,降低溶液pH,减少了副产物Fe(OH)2的产生。

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够严谨,应补充的对比实验操作是:_________,再取该溶液一滴管,与2mL 1mol/L NaHCO3溶液混合

(4)小组同学进一步讨论认为,定性实验现象并不能直接证明实验IIIFeCO3的纯度最高,需要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定量测定。分别将实验I、II、III中的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然后转移至A处的广口瓶中。

补全A中装置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_____

为测定FeCO3的纯度,除样品总质量外,还需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5)实验反思:经测定,实验III中的FeCO3纯度高于实验I和实验II。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制备FeCO3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