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学习材料: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下表)、太阳系模式图(下图)。
活动一 读上表和上图,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河外星系 改正:银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参考上表和上图,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2)读上图“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你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三 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
(3)地球上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地热能 D.重力势能
(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双选)。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
C.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
D.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答案】(1)错误1.原文:同一条椭圆轨道 改正:各自的椭圆轨道
错误2.原文:公转方向不同 改正:公转方向相同
错误3.原文: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改正: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
错误4.原文: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改正: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各行星大小的比例不符合实际;建议依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相同比例缩小制作模型。(从天体的大小、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各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公转轨道的形状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3)A
(4)A、C
【解析】
题目通过太阳系八大行星对比和太阳系组成图,考查太阳系组成及地球存在生命条件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根据太阳系组成相关知识分析,该同学描述中出现多处知识性错误: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轨道上”(同一轨道平面上,按各自不同的轨道半径)围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不同”(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排在第四位的是火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1.5亿千米)。
(2)结合太阳系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和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分析,照片中八大行星距太阳的距离平均递增,行星体积比例差异较小。所以结合学习材料,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提出两条改进建议:调整各行星的轨道半径,按实际比例确定轨道;建议依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比例调整制作模型的大小。
(3)地球存在生命需要一些外部条件,生命形成和进化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获取的太阳能量。故A项正确。
(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外部原因是八大行星运行具有共面性、近圆形和同向性,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能量来源稳定等。自身原因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温度适宜;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大气层;有液态水存在等。故A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