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各题。

雍里先生少为南都吏曹,历官两司,职务清简,惟以诗文自娱。平居,言若不能出口,或不知时务疑之。及考其莅官所至,必以经世为心,殆非碌碌者。嗟夫!天下之俗,其敝久矣。士大夫以媕婀雷同,无所可否,为识时达变。其间稍自激励,欲举其职事,世共訾笑之,则先生之见谓不知时务也固宜。予读其应诏陈言,所论天下事,是时天子厉志中兴之治,中官镇守历世相承不可除之害,竟从罢去。昔人所谓文帝之于贾生,所陈略见施行矣。当强仕之年,进位牧,为外台之极品,亦不为不遇。而遂投劾以归。

家居十余年,闭门读书,恂恂如儒生。考求六经、孔孟之旨,潜心大业,凡所著述,多儒先之未究。至自谓甫弱冠入仕,不能讲明实学,区区徒取魏、晋诗人之余,摹拟锻炼以为工。少年精力,耗于无用之地,深自追悔,往往见于文字中,不一而足。暇日以其所为文,名之曰《疣赘录》。予得论序之。

以为文者,道之所形也。道形而为文,其言适与道称,谓之曰:其旨远,其辞文,曲而中,肆而隐,是虽累千万言,皆非所谓出乎形,而多方骈枝于五脏之情者也。故文非圣人之所能废也。虽然,孔子曰: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夫道胜则文不期少而自少道不胜则文不期多而自多溢于文非道之赘哉于是以知先生之所以日进者吾不能测矣。录凡若干卷,自举进士至谢事家居之作皆在。然存者不能什一,犹自以为疣赘云。

(选自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

【注】媕婀:犹豫不决,缺乏主见。中官:宦官。骈技: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间稍自激励 激励:激发,奋进。

B.为外台之极品 极品:最高级别。

C.恂恂如懦生 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

D.然存者不能什一 什一:十分之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或不知时务疑之 长太息掩涕兮

B.多懦先之未究 君之知也

C.予得论序之 授之书习其句读者

D.自举埋至谢事家居之作皆在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与当时官场随波逐流无所作为风气的对比,文章突出了雍里先生不盲目依从,不夸

夸其谈,以国家大事为己任的品质。

B.被弹劾返家,雍里先生闭门读书,着力于文字,创作了不少抒发性情的诗文,他将文集

命名为《疣赘录》,明确表达其追悔之意。

C.作者认为的外在表现形式,言语表达应该归于道统,文道相称而不赞同

一味追求形式、技巧的文风。

D.本文引用、化用古代经典的句子来阐述”“关系,充分肯定了文章传统的价值,

巧妙地评价了雍里先生创作的意义。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夫 道 胜 则 文 不 期 少 而 自 少 道 不 胜 则 文 不 期 多 而 自 多 溢 于 文 非 道 之 赘 哉 于是 以 知 先 生 之 所 以 日 进 者 吾 不 能 测 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考其莅官所至,必以经世为心,殆非碌碌者。

译文:

(2)至自谓甫弱冠人仕,不能讲明实学,区区徒取魏、晋诗人之余,摹拟锻炼以为工。

译文:

【答案】

【1】C

【2】B

【3】B

【4】夫道胜/则文不期少而自少/道不胜/则文不期多而自多/溢于文/非道之赘哉/于是

以知先生之所以日进者/吾不能测矣

【5】等查考他做官时所承当的各种职务时,了解到他在职时必定把治理之事放在心

上,恐怕不是人们认为的平庸无能之辈。他说自己当初刚刚弱冠之年就进入仕途当官,不

能讲解阐发切实有用的学问。只是局限于取用魏晋诗人古体诗的形式,模拟并加以雕饰而以

为工巧。

【解析】

【1】恂恂:谦恭。

【2】B项均和动词连用,构成名词性短语;A项,介词,拿,用/连词,相当于

C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D项,兼词,于之/语气词,不译。

【3】明确表达其追悔之意错误,原文是深自追悔,往往见于文字中,是说

在深深地感到后悔,这种悔意也常常表现在文字之间,并未明确表达。

【4】本题考查断句,答题时可借助一些断句技巧结合语境依意而断。从语段的结构

看,夫道胜则文不期少而自少道不胜则文不期多而自多在意义上是相对的,夫道胜

道不胜相对,则文不期少而自少则文不期多而自多相对,故可断句为夫道

胜/则文不期少而自少/道不胜/则文不期多而自多/。余句再结合语气词、固定结构

所以……等可断为溢于文/非道之赘哉/于是以知先生之所以日进者/吾不能测矣

【参考译文】

雍里先生(顾梦圭)年轻时就担任了南京吏部的属官,又先后历任两司官职,官务清闲事简,就用写诗文的方式自娱。平素言语不多,好像给人不善言辞的印象,有人就疑心他不懂当世大事。等查考他做官时所承当的各种职务时,了解到他在职时必定把治理之事放在心上,恐怕不是人们认为的平庸无能之辈。哎呀!天下的风气,它的流弊可谓久矣。士大夫们行事犹豫,毫无主见,没有什么可指责,当作是认清时势,通达权变的表现。其中如果有人稍稍自我激发,将本职事务干得好些,世人就都讥笑他。(这样看的话,)那么先生被称作不懂当世大事本来是适合的。我读过他应帝王之命陈述意见的文章,所议论的都是天下大事。当时,天子激励意志力求达到国家振兴的治理追求,国家制度中有派宦官到各处监护军队的做法,历代以来连续相承,这种不可免去的弊端,最终也依允他的建议而施行了免去的措施。前人所说的文帝对贾生的恩遇,也就是所陈疏的建议大体能被施行。正当他四十盛年的时候,升为州郡的长官,是州郡长官中的最高级别,也不能说是没有得到君王的信任。但最终辞官而归。

在家居住十来年,闭门读书,诚实恭敬,如书生一样守礼制。探求查证《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的思想和孔孟之道。潜心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的政治思想。凡是有所著述,大多是前辈的儒家学者所没有探究过的。他说自己当初刚刚弱冠之年就进入仕途当官,不能讲解阐发切实有用的学问,只是局限于取用魏晋诗人古体诗的形式,模拟并加以雕饰而以为工巧。年轻时的精力,都消耗浪费在没有实际用途的地方,现在深深地感到后悔,这种悔意也常常表现在文字之间,同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完。在空闲的时候他把所写的文章编成集子,取名为《疣赘录》。我于是有这样一个机会,为他写了这篇序。

我认为文章是道的表现形式。道表现在外,就成为文章,文章的言语表达应该归于道统。《易·系辞下》说,它的用意是深远的,它的辞语是有文采的,它的话曲折而中肯,它讲的事直而含蓄。那么,这样即使累积千万字,都不能说是多余无用的,而且要用多种手段使似乎多余的情感都传达出来。所以,文章不是圣人所能够偏废的。孔子说:天下有道,政治清明,那么人们就会依礼而行,行为有美好,犹如树干之外更有枝叶;天下无道,政治黑暗,人们不守礼法,行为不诚实,但言辞虚美,如树干之外更有枝叶。同样地,如果道胜,那么文辞就会不期望它少,但是会自己很少;道不胜,那么文辞不期望它多,但是还会自己很多。虚美不实之文泛滥,不是因为道的赘余吗?从这就知道先生日有所进的原因了,但我不能妄自揣度。集子所录入的文章总共有若干卷,从先生中进士到辞官回家之后的作品都在集子里了。然而这里所保留的文章不到他所创作文章的十分之一,先生还自己认为是多余无用之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成君谋。余怅然久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科头:不戴帽子。瞷(jiàn):窥视。刺:名帖。刘伶断饮:刘伶戒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晨起,即科头 甫:刚刚。

B.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始进 间:缝隙。

C. 客伺久,辄大怒 诟:责骂。

D.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成君谋 赞:帮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 客有吹洞箫

B. 竹床一,坐 退论书策舒其愤

C. 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D. 余怅然久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对丈夫的醉书也持几分赞赏的态度。

C. 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考虑到积习难改,最终还是找了个借口自我安慰,顺其自然了。

D.作者不仅嗜书,而且嗜酒,后来他本想戒酒,但妻子认为他和刘伶一样根本无法将酒戒掉,于是他打消了戒酒之念,并且将书斋命名为醉书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

盖 余 性 既 严 急 家 中 人 启 事 不 以 时 即 叱 出 而 事 之 急 缓 不 更 问 以 故 仓 卒 不 得 白 而 家 中 盐 米 诸 琐 物 皆 内 子 主 之 颇 有 序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河南郡置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数年,教乃大行,道不拾遗。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曪德侯

(选自《后汉书·卓茂传》)

【1】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幸:希望。

B.汝独不欲修之 修:修订。

C.汝为敝人矣 敝:见识浅陋。

D.茂左右问之曰 辟:屏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马主别得亡者,诣府送马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

B.苟如此,律故禁之 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C.今我礼教汝 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河南郡置守令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鱼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卓茂心地善良,有人把他的马认成了自己的马,卓茂明知对方认错了却不辩解,而是让那人把马牵走了。后来那人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马,于是登府送马,并向卓茂诚恳道歉。

B.卓茂办案严谨,在处理亭长收受别人的米肉这件案子时,为了全面了解事情真相,他不仅与送米肉者详细交谈,还把身边的属员叫来仔细询问,从而做出了合乎情理的判断。

C.卓茂认为,讲求仁爱,懂得互相敬重,是人比禽兽尊贵的原因,在自愿的前提下,乡邻之间,吏民之间表达馈赠之礼是合乎礼仪的,不应随便把受礼提到违法的高度。

D.卓茂关于律法与人情的训导,合情合法,被密县的吏民普遍接受。在他的治理下,密县社会风气正,治安好,卓茂因此受到朝廷嘉奖,皇帝赞扬他所做的事是别人做不到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时 光 武 初 即 位 乃 下 诏 曰 前 密 令 卓 茂 束 身 自 修 执 节 淳 固 诚 能 为 人 所 不 能 为 今 以 茂 为 太 傅 封 曪 德 侯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厓门吊古记

方良永

弘治甲子春二月丙午,予出按海北,取道新会县。县官属谒既,予进知县罗侨,语之曰:厓山之事,千古痛愤。办香敬吊,行与子偕。乃具牲帛,僦民舟习海行者行。

夜二鼓,乘汐出港口,风静波平。天未明抵岸。启篷窗,东视厓门甚迩,景色曚曚未辨。登岸,典祠者于道左。少顷至祠下,达观殿宇碑亭,考其营建颠末。中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公,两庑皆祀同时死节诸臣。其额与祭,则皆上请于朝,得旨俞允者也。观礼毕,易便服,穿丛薄间,从西上直至山巅。转顾后山苍翠,亭耸如扆;环视左右山,逶迤盘踞,如虎伏龙行,水绕其势如弯弓。隔岸诸峰层叠,秀丽如画。较以形胜,此亦足恃,而顾不能救国之亡,岂地势无与于人事;抑天命已去,非此所能胜欤?悄然而退。

予回舟次,伫立岸上,见水鸟飞鸣而下上,渔歌互答于两涯。追思往事,黯然伤怀。徘徊间,典祠者曰:前有奇石可往观。予遂乘小舟径诣石处,蹑磴仰视,巨石如屏。屏石有刻,已磨灭不可读。顾问典祠者,云旧有大刻元柱国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近巡按广平徐公瑁易刻曰:宋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死事于此。今石长字没矣。予窃论弘范宜不足责宋之执政以国与人如弃遗余恬不知恤非得二公振起其间天理民彝或几乎息。彼弘范犹元臣也,足深咎。况二三公之名实,昭然史册间,当日月争光;区区摩崖,胡能轻重,而必与之较争哉!

因与罗尹论厓山事:谓当宋室播迁之时,三公非顾命大臣,皆无与国休戚存亡之义,即使不死,亦无敢非之者。今其孤忠大节,出于寻常之所不料,此所以尤使后人追思景慕,不容但已也。祠有田三顷余,乃知县废寺遗业所充。又山故无虎豹,居民素不为盗,巡司虽设,频年无捕获功。天既薄暮,予独坐舟中,感今念昔,屡就枕而不成寐。

既竣事,咸曰:自有厓山之行,天日无此晴霁,风波无此平也。

(选自《方简肃文集》卷五,有删节)【注】厓门:即崖山,位于广东新会南大海中。南宋末,宋军与张弘范统帅的元军在此决战,宋军全军覆没,张世杰、陆秀夫等大臣及宋少帝赵昺殉国,宋亡。扆:屏风。民彝:人伦。摩崖:在山崖上书刻文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典祠者于道左 逆:迎接

B.考其营建 颠:开始

C.乃知县废寺遗业所充 割:割据

D.风波无此平 妥:安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僦民舟习海行者行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

B.足深咎 青泥盘盘

C.当日月争光 落霞孤鹜齐飞

D.出于寻常之所不料 其一气之余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出京巡察,途经新会,因感南宋厓山之事而痛心悲愤,所以请新会知县陪同,置备祭品,渡海前往敬吊忠烈。

B.作者登厓山之巅,见群山蜿蜒,高耸如屏,流水环绕,势如弯弓,因此认为宋军覆灭在于未能据险坚守。

C.近世的广平巡按监察御史徐瑁改刻奇石上的字为宋丞相陆秀夫太傅张世杰死事于此,作者认为对摩崖石刻不必与之较争。

D.作者认为,三公未被先帝托以辅国重任,并无和国家共存亡的责任,但却能忠贞自持,这使他们尤为后人怀念景仰。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予 窃 论 弘 范 宜 不 足 责 宋 之 执 政 以 国 与 人 如 弃 遗 余 恬 不 知 恤 非 得 二 公 振 起 其 间 天 理 民 彝 或 几 乎 息

【5】把文中画线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1)岂地势无与于人事;抑天命已去,非此所能胜欤?

译文:

(2)皆无与国休戚存亡之义,即使不死,亦无敢非之者。

译文:

【题目】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荆轲之死

夏一刀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

三十年。

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摇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这个由我负责,十天以后我们重新再排。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好打抱不平,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

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

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

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

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始终拔不出剑的样子。

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

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

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事件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

B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

C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痛心疾首”“神形毕肖等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qín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

E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金科罢演新编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2】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4】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