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1】如何理解“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中“解剖”一词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终于”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数第二段在描写院子环境时,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写我与包弟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是指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作者如包弟一样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任别人宰割。二是指作者为了自保而送走包弟后对自己灵魂的自责、反省。
【2】不能。“终于”强调了正直的人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即与小狗包弟一样,命运受到了摧残。删去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3】突出了景物破败的特点。意在表现“文革”使人的生存环境变得很恶劣;“文革”使人产生隔膜。
【4】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根据语境,这里的“解剖”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现实层面,指自己在“文革”中受到冲击,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任人宰割;一是精神层面,为自己为了自保而抛弃包弟而深感自责。
【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终于”强调了语气,暗示了命运受到摧残实为必然。
【3】“衰草”“塌掉的葡萄架”“化粪池”等突出了环境的破败,写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无缝的砖墙”意在表现文革使人产生了隔膜。
【4】本题考查文章的构思技巧。解答这类题目,主要从思想内容、结构、艺术手法(或表达效果)等方面入手,把握了答题思路,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