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学|科网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1】如何理解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解剖一词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终于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数第二段在描写院子环境时,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写我与包弟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

梁启超小传

陈书良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哀时客、饮冰子、饮

冰室主人、新民子等。他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受其影响,开始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十九岁那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次著名的公车上书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年,他20岁。

1894年7月,宣传变法维新的第一个刊物《中外纪闻》在京创刊,梁启超是主撰稿人。八月,维新团体强学会成立,梁任书记,成为康有为进行维新活动的得力助手。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任总撰述。梁启超撰写了六十多篇文章,这些文章立论新颖,感情充沛,文笔华美,流畅自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一时《时务报》风靡了全中国,数月之间,销行达到一万多份。梁氏自己说: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又说:《时务报》实为中国革新之萌蘖。就连当时反对维新的胡思敬,也在《戊戌履霜录》中惊呼:当《时务报》盛行,启超名重一时,士大夫爱其言语笔札之妙,争礼下之。上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由此可见梁启超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的震动之强烈。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103天的百日维新期间,梁启超作为维新主帅康有为最重要的助手,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如他致夏曾佑的信中所言:新政来源,真可谓全出我辈。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1898年至1903年五年之间,梁启超在《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物上共发表80多篇文章和专著,多方面地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思想,猛烈地抨击了清王朝的腐朽黑暗,深刻地批判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著名诗人黄遵宪称颂梁启超的思想言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1903年后,梁启超在政治上经历了从提倡民权,鼓吹破坏主义,到坚持保皇,主张与革党死战的转变。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认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便积极策划并参与了倒袁活动,加速了袁氏洪宪帝制的失败。1917年,曾任北洋军阀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但仅仅三个月便去职,从此结束了政治生涯。

此后的十多年,梁启超主要从事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先后在清华、南开等大学任教,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在哲学、佛学、史学、政治经济学、先秦诸子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是近百年间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梁启超自称夙不喜桐城派古文,也打破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的束缚,自求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当时号称新文体。他的新体散文在中国大地从上到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其影响之大,是举世无二的。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用诗一样的语言礼赞梁氏的文笔: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习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当时的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可以说,梁启超的文章在整个中国近代散文史上都是无人可与伦比的。

严复在《与熊纯如书》中说得好:梁任公笔下大有魔力,而实有左右社会之能。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不到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这体现了多么惊人的勤奋和才华啊!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因病溘然长逝,终年56岁,他最后写下的一行字,是: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如生。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启超56年的人生,以1917年辞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为界,前期积极从政,后期潜心治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B.小传用反对维新的胡思敬对《时务报》和梁氏的赞语,直接表明梁启超创办报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动摇了保守思想。

C.作为维新主帅康有为最重要的助手,梁启超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炫耀自满的心理,在给夏曾佑的信中说自己拟定了全部新政。

D.由于敢于打破自身束缚,梁启超凭借新兴气锐的新文体完全扫荡了文学上的旧思想旧风气,成为无人可比的散文家。

E.主要从事学术研究的十多年里,梁启超成为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在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严复评价梁启超笔下大有魔力,而实有左右社会之能,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印证了这一评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启超一生能取得政治与学术上众多业绩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冋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启超去世后,时人评价他前半生是长彗烛天,琼花照世,暮年却是光(光彩)沉响(声音)绝,你同意这一评价吗?请结合本文以及课内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