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______于网络的情绪性言论,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迄今所有的探索和研究表明,我们赖以_______、繁衍的地球,才是人类最好的天堂和最舒适的伊甸园,我们必须珍惜、爱护她。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_______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_______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漫延 生息 也/就

B.蔓延 栖息 但/才

C.漫延 栖息 也/就

D.蔓延 生息 但/才

【答案】D

【解析】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漫延:连绵不断的意思。句中是指信息扩散的情形,宜用蔓延 生息,生活生存,生长繁衍,多指人口;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根据前后语意,前空用转折,强调转折后的语意,后空用,因为两句之间隐含着必要条件关系,而非充分条件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上池州李使君

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

【注】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缪:通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足下也 期:期待。

B.真可惜 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

D之于上古 参:检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饰温慎 予人

B.向者仆期足下之心 成,则可待乎

C有国者成败废兴 远而无所至极耶

D.能不亡失思念至也 吾尝终日思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

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

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使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

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