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地貌示意图
材料二:德国北德平原东西长约600千米,南北宽200—300千米,是广大的冰碛平原。以易北河为界,东部由于玉木冰川发育,冰碛地貌较明显,并形成连续长丘,最高点海拔178米;西部受后期流水侵蚀,冰川遗迹不显著,平均海拔50米。
材料三:德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风电生产国,是全球风能利用最成功的国家。德国政府把环境保护和开发清洁能源作为基本国策,对于风电开发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1)指出北德平原地貌差异并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
(2)与莱茵-多瑙运河相比较,分析中德运河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述德国发展风电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易北河以东,以冰碛地貌为主,由冰川堆积作用而成。
易北河以西,以流水地貌为主,由流水侵蚀作用、冰川堆积作用而成。
(2)中德运河连接河流的下游地区,水量大;海拔低,起伏小;水流平稳(流速小);修建难度小;沟通水系多等。
(3)政府大力扶持;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资金充足);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风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等。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概况、地貌类型和形成原因、河流的航运条件形成的自然条件和风电开发的社会经济。
(1)结合图示可知北德平原以易北河为界,易北河以东,冰川发育,冰碛地貌较明显,并形成连续长丘,最高点海拔178米,主要由冰川堆积形成;易北河以西,受后期流水侵蚀,冰川遗迹不显著,平均海拔50米,过去地质历史以冰川堆积作用和流水的侵蚀为主,目前海拔较低河流众多,以流水地貌为主。
(2)根据图示可知中德运河比莱茵-多瑙运河距海更近,位于河流的下游平原地区,连接河流的下游,水量更大;下游海拔更低,地势起伏小,河流流速较小,运河修建难度小,沟通联系了更多的河流水系。
(3)风电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能源资源的特征和优势、资金、政府政策、科技、市场等方面分析即可。
【题目】城市空间的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单位:km),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现状 | 圈层增长 模式 | 双城增长 模式 | 新城增长 模式 | |
市级 | 3.40 | 3.50 | 3.31 | 6.17 |
区级 | 1.86 | 1.95 | 1.84 | 1.87 |
综合 | 2.21 | 2.33 | 2.21 | 2.94 |
【1】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 )
A. 现状 B. 圈层增长模式
C. 双城增长模式 D. 新城增长模式
【2】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A. 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B. 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C. 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口增长规模
D. 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3】低碳化城市发展的新建组团,应( )
A. 距中心城市较远 B. 规模较小
C. 数量较多 D. 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