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3?莱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实验(如图),要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2)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小明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下来他应该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3)通过实验,小明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实验序号是
(4)小明又做了一次实验,首先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然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实验(如图),要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下
下
调整.(2)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小明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下来他应该
C
C
(填字母代号)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3)通过实验,小明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实验序号是
1、2
1、2
.实验 | 物距(u) | 像的性质 | 像距(v) | ||
序号 | 实虚 | 大小 | 正倒 | ||
l | u>2f | 实像 | 缩小 | 倒立 | f<v<2f |
2 | f<u<2f | 实像 | 放大 | 倒立 | v>2f |
3 | u<f | 虚像 | 放大 | 倒立 |
远离
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分析:(1)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
(2)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需通过透镜直接用眼睛观察;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f<v<2f;
f<u<2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近视镜是凹透镜,且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将凹透镜放在光屏和蜡烛之间,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成的像会远离凸透镜.
(2)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需通过透镜直接用眼睛观察;
(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f<v<2f;
f<u<2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近视镜是凹透镜,且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将凹透镜放在光屏和蜡烛之间,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成的像会远离凸透镜.
解答:解:(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由图知,烛焰位置偏上,所以应将蜡烛向下调整;
(2)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的是烛焰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此时应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3)由表格中数据知,1、2两组成像的性质与物距、像距是对应的,而第3组,物距小于焦距时,应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不成实像,所以错误;
(4)近视镜是凹透镜,且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将凹透镜放在光屏和蜡烛之间,像会远离凸透镜,所以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故答案为:(1)下;(2)C;(3)1、2;(4)远离.
(2)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的是烛焰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此时应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3)由表格中数据知,1、2两组成像的性质与物距、像距是对应的,而第3组,物距小于焦距时,应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不成实像,所以错误;
(4)近视镜是凹透镜,且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将凹透镜放在光屏和蜡烛之间,像会远离凸透镜,所以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故答案为:(1)下;(2)C;(3)1、2;(4)远离.
点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应注意光学元件的放置和调整,同时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对数据进行规律性的总结,会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方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