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小刚班里的同学准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
(1)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应选择两个_______的酒精灯。
(2)在此实验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来比较的。
(3)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200 | 25 | 40 | 13.5 |
煤油 | 200 | 25 | 40 | 6.5 | |
2 | 水 | 200 | 25 | 40 | 12.2 |
煤油 | 200 | 25 | 40 | 5.7 |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 l、2 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第 l 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1)相同 (2)加热时间(或加热时间的长短) (3)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多 (4)没有用外焰加热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小磊班的同学准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磊和同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是______N;钩码上升的距离是______cm.
(3)实验后,小磊与小明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组别 | 次 数 | 动滑轮重G/N | 拉力F/N |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m | 总功 W总/J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 高度h/m | 有用功 W有/J | 机械效率 η/% |
小 磊 | 1 | 0.3 | 0.2 | 0.24 | 2 | 0.1 | 0.2 | 83.3 | |
2 | 0.3 | 2.2 | 0.2 | 0.44 | 4 | 0.1 | 0.4 | 90.9 | |
小 明 | 1 | 0.3 | 1.3 | 0.2 | 0.26 | 2 | 0.1 | 0.2 | |
2 | 0.3 | 2.3 | 0.2 | 0.46 | 4 | 0.1 | 0.4 | 87.0 |
结合实验图和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物体时,______,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4)两小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相同的重物匀速上升同高度,即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小磊的小组测得的动滑轮机械效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小磊班的同学准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磊和同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是______N;钩码上升的距离是______cm.
(3)实验后,小磊与小明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如表:
请帮助小明计算出第1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
结合实验图和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物体时,______,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4)两小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相同的重物匀速上升同高度,即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小磊的小组测得的动滑轮机械效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磊和同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是______N;钩码上升的距离是______cm.
(3)实验后,小磊与小明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组别 | 次 数 | 动滑轮重G/N | 拉力F/N |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m | 总功 W总/J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 高度h/m | 有用功 W有/J | 机械效率 η/% |
小 磊 | 1 | 0.3 | 0.2 | 0.24 | 2 | 0.1 | 0.2 | 83.3 | |
2 | 0.3 | 2.2 | 0.2 | 0.44 | 4 | 0.1 | 0.4 | 90.9 | |
小 明 | 1 | 0.3 | 1.3 | 0.2 | 0.26 | 2 | 0.1 | 0.2 | |
2 | 0.3 | 2.3 | 0.2 | 0.46 | 4 | 0.1 | 0.4 | 87.0 |
结合实验图和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物体时,______,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4)两小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相同的重物匀速上升同高度,即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小磊的小组测得的动滑轮机械效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wl/web/STSource/20131024143138384890782/SYS201310241431383848907024_ST/images0.png)
小磊班的同学准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磊和同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是______N;钩码上升的距离是______cm.
(3)实验后,小磊与小明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如表:
请帮助小明计算出第1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
结合实验图和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物体时,______,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4)两小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相同的重物匀速上升同高度,即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小磊的小组测得的动滑轮机械效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小磊和同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质量为200g的钩码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是______N;钩码上升的距离是______cm.
(3)实验后,小磊与小明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组别 | 次 数 | 动滑轮重G/N | 拉力F/N |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m | 总功 W总/J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 高度h/m | 有用功 W有/J | 机械效率 η/% |
小 磊 | 1 | 0.3 | 0.2 | 0.24 | 2 | 0.1 | 0.2 | 83.3 | |
2 | 0.3 | 2.2 | 0.2 | 0.44 | 4 | 0.1 | 0.4 | 90.9 | |
小 明 | 1 | 0.3 | 1.3 | 0.2 | 0.26 | 2 | 0.1 | 0.2 | |
2 | 0.3 | 2.3 | 0.2 | 0.46 | 4 | 0.1 | 0.4 | 87.0 |
结合实验图和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物体时,______,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越高.
(4)两小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使用同样的动滑轮,提升相同的重物匀速上升同高度,即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小磊的小组测得的动滑轮机械效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wl/web/STSource/20131024140351152691984/SYS201310241403511526919024_ST/images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