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橡皮筋的伸长似乎和所受的拉力有关.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①橡皮筋的原长L0=
②表格中第3行空格中的数据应为
③分析1、3两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
④如果用该橡皮筋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则该测力计的量程为:
(1)要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
刻度尺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 拉力F/N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2 |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 4.5 | 5.1 | 5.7 | 6.3 | 6.9 | 7.5 | 7.8 | 7.8 |
3 | 橡皮筋的伸长△L/cm | 0 | 0.6 | 1.2 | 2.4 | 3.0 | 3.3 | 3.3 |
4.5
4.5
cm.?②表格中第3行空格中的数据应为
1.8
1.8
.③分析1、3两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
正比
正比
.?④如果用该橡皮筋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则该测力计的量程为:
0~2.5N
0~2.5N
.分析:(1)选择工具要从实验的目的出发,这里要测量拉力的大小和橡皮筋伸长的长度;
(2)①没挂钩码时的长度,就是数据中最前一列的橡皮筋长度;
②表格中的数据应根据1、3行的比值规律来分析得出;
③比较1、3两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
④从表中数据找出拉力最大为多少时,伸长仍和拉力成正比,就是测力计的量程.
(2)①没挂钩码时的长度,就是数据中最前一列的橡皮筋长度;
②表格中的数据应根据1、3行的比值规律来分析得出;
③比较1、3两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
④从表中数据找出拉力最大为多少时,伸长仍和拉力成正比,就是测力计的量程.
解答:解:(1)实验中需要测量拉力的大小和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因此需要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2)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可从表格第1列数据读出,为4.5cm;
②根据观察第1行与第3行数据的变化规律可得出:拉力每增加0.5N,橡皮筋伸长0.6cm,因此当拉力为1.5N时,橡皮筋伸长0.6cm×3=1.8cm,因此第3行中空缺数据为1.8cm;
③分析1、3两行数据,发现拉力变成原来的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变成原来的几倍(或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④由于拉力超过2.5N时,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已不成正比,故做成的测力计最大可以测量值为2.5N.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2)①4.5; ②1.8;③正比;④0~2.5N.
(2)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可从表格第1列数据读出,为4.5cm;
②根据观察第1行与第3行数据的变化规律可得出:拉力每增加0.5N,橡皮筋伸长0.6cm,因此当拉力为1.5N时,橡皮筋伸长0.6cm×3=1.8cm,因此第3行中空缺数据为1.8cm;
③分析1、3两行数据,发现拉力变成原来的几倍,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也变成原来的几倍(或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④由于拉力超过2.5N时,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已不成正比,故做成的测力计最大可以测量值为2.5N.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2)①4.5; ②1.8;③正比;④0~2.5N.
点评:该题通过实验探究考查了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根据实验数据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
1 |
拉力(钩码总重)F/N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2 |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
4.5 |
5.1 |
5.7 |
6.3 |
6.9 |
7.5 |
3 |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
0 |
0.6 |
1.2 |
|
2.4 |
3.0 |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空格中( )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你认为小丽的猜想 (是或不是)正确。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