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 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开始做上课准备,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 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声现象
分析:(1)根据音色定义去分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
(4)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
(4)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解答:解:A、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听到上课铃声,是铃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B正确;
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
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故D错误.
故选B.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听到上课铃声,是铃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B正确;
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
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中国好声音》是有些人喜爱的一个节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节目的声音一定不是噪音 | B、“这首歌调很高”,这里的高指响度大 | C、只听声音也能判断出是哪位歌手唱歌,这是因为每个人音色不同 | D、这首歌给人感觉很震撼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
下列有关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C、敲锣时有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 D、超声波能用来清洗物体,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中考期间跳广场舞的阿姨为了减弱噪声,自觉把音响的音量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 )
A、在声源处 | B、在传播过程中 | C、在人耳处 | D、在声源和人耳处 |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 |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 D、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 B、区分不同同学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他们声音的音色不同 | C、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小室外噪声的产生 | D、用超声波粉碎人体的“小石块”,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
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生活的质量,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 |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 C、在人耳处减弱 | D、在以上三者处减弱 |
以下是初三年级的小明对自己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正常体温约为39℃ | B、质量约为50kg | C、脉搏约为70次/秒 | D、密度约为1kg/m3 |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冰不经过熔化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 C、从冰箱里用手直接取冷冻食品有时会感到“粘”手 | D、90℃的水也可以沸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