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25日,我国航母舰载机起降成功.
上午8时许,“辽宁舰”通过调整航向、航速,为舰载战斗机首次起降飞行做好准备.
9时许,飞机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近乎完美的下滑轨迹开始降落.
9时零8分.飞机掀起的气流,猛然涌向两侧.眨眼间,舰载机的两个后轮“拍”在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抓住阻拦索,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稳稳地停在飞行跑道上.
舰载机着舰成功.
随后,在飞行员的操控下机翼折叠,滑行至机务准备位置,甲板作业保障人员迅速对飞机展开各项技术检查和准备.
在完成各项机务准备作业后,舰载机又转入待飞状态,双发动机点火,重新打开机翼,飞行员驾驶着战机,在起飞滑行引导员熟练的手势动作引导下,滑行至起飞位置.止动轮档、偏流板先后升起,发动机接通全加力,在战机强大的轰鸣中,两名起飞助理挥动右臂,做出放飞手势.止动挡板落下,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沿着舰艏14度上翘角跑道滑跃升空,驶向蓝天.

(1)在航母上起降飞行,跑道长度和宽度,只是陆上机场的十分之一.飞机着舰时,需要保持数百公里的时速,在拦阻索的掣动作用下滑跑很短的距离就能停止.这说明:
A.力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力是保持物体静止的原因
D.飞机停止后不再受力的作用
(2)歼﹣15舰载机在钩住阻拦索的瞬间,飞行员会承受巨大的载荷,血液由于会加速向头部涌去,飞行员眼前会出现“红视”现象…这就对飞行员身体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3)机腹后方的尾钩抓住阻拦索时,飞机对阻拦索施加力的作用,同时阻拦索对飞机也施加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的.
(4)起飞时,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此时它受到的力是(平衡/非平衡)力
(5)在起飞过程中,以舰载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静止)的.

【答案】
(1)B
(2)惯性
(3)相互
(4)非平衡力
(5)静止
【解析】解:(1)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推理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要有力,在航母上起降飞行,跑道长度和宽度,只是陆上机场的十分之一.飞机着舰时,需要保持数百公里的时速,在拦阻索的掣动作用下滑跑很短的距离就能停止.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选B;(2)歼﹣15被拦阻索勾住瞬间,飞行员静止,飞行员身上的血液由于惯性向头部涌去,眼前出现“红视”现象.(3)机腹后方的尾钩抓住阻拦索时,飞机对阻拦索施加力的作用,同时阻拦索对飞机也施加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起飞时,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运动状态改变,所以受非平衡力;(5)在起飞过程中,以舰载机为参照物,飞行员相对于正在起飞的舰载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以舰载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所以答案是:(1)B;(2)惯性;(3)相互;(4)非平衡;(5)静止.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参照物及其选择和力的作用相互性,掌握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 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即可以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