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人站在游泳池边观察池的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____,正对着池壁,向下看水中池壁的正方形瓷砖,看起来如图的________的形状.

【答案】

【解析】

(1)池底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是池底变高了,即变浅了,看到的是折射形成的虚像,不是真实的池底。(2)如图所示,在水池壁上任取一点A1,这一点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经水面折射形成的虚像,位置变高了,A′1;同理,在池壁上再取一点比A1高的点A2,人眼看到的像在A′2位置。由图可知,较深的位置,人眼看到的像变高较多,较浅的位置,人眼看到的像变高较少,所以人眼看到的像A′1A′2的距离小于真实的A1A2的距离,所以看到的正方形墙壁瓷砖变成的扁长方形,即图中的②的形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所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

(1)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让蜡烛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15 cm。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_______(”),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方,故需配戴________透镜矫正。

【题目】“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约为10Ω,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2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中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滑片向B滑动时,接入电路阻值减小,且导线不能交叉).
(2)实验时,某个小组同学刚闭合开关就发现小灯泡亮度很亮然后马上熄灭了,老师指出了同学们操作时的错误是 , 同时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此时电表的示数,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选填“有示数”,“无示数”).
(3)断开开关,更换了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后重新按照正确的操作进行实验.移动滑片,当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是Ω.
(4)小华打算增加一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 , 只利用一只电压表,通过图中操作(开关S接“a”“b”各一次)来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图丙、丁是她设计的两种不同方案的电路图,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种方案都能 B.两种方案都不能
C.丙方案能,丁方案不能 D.丙方案不能,丁方案能
(5)小华还想探究“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于是将甲图中的小灯泡换成四个阻值分别为10Ω,8Ω,6Ω和4Ω的定值电阻,其余连接均不改变.在实验过程中,将4个定值电阻依次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某个值U0不变,为了能够顺利得到4组I、R数据,完成实验,该电压U0的取位大小应满足:;完成实验后,小华分析数据得到: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的结论.
(6)完成实验后,小华想用原电路测某一定值电阻Rx的阻值,他用该电阻替换灯泡后,发现电压表损坏了,便将其拆除.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用R0表示,你在不改变其他元件连接的方式下,帮他完成实验:(几次实验后,电池电压稍有下降) 实验步骤:A.
B.
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