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已知在△ABC中,∠B=90°,AB=8cm,BC=6cm,点P从点A开始沿△ABC的边做逆时针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ABC的边做逆时针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他们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出发2秒后,P,Q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cm?
(2)在运动过程中,△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吗?若能,请求出几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若不能,则说明理由.
(3)出发几秒后,线段PQ第一次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两部分?
【答案】(1)cm;(2)在运动过程中,△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出发后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3)4.
【解析】
试题分析:(1)求出AP、BP、BQ,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Q即可.
(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P=BQ,代入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3)根据周长相等得出10+t+(6-2t)=8-t+2t,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
(1)∵出发2秒后AP=2cm,
∴BP=8-2=6(cm),
BQ=2×2=4(cm),
在Rt△PQB中,由勾股定理得:(cm)
即出发2秒后,求PQ的长为cm
(2)在运动过程中,△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AP=t,BP=AB-AP=8-t;BQ=2t
由PB=BQ得:8-t=2t
解得t=(秒),
即出发后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
(3)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cm);
∵AP=t,BP=AB-AP=8-t,BQ=2t,QC=6-2t,
又∵线段PQ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由周长相等得:AC+AP+QC=PB+BQ
10+t+(6-2t)=8-t+2t
解得t=4(cm)
即从出发4秒后,线段PQ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题目】某校七年级(1)班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秒跳绳次数,并列出了下面的不完整频数分布表和不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问题
组别 | 跳绳次数 | 频数 |
A | 60≤x<80 | 2 |
B | 80≤x<100 | 6 |
C | 100≤x<120 | 18 |
D | 120≤x<140 | 12 |
E | 140≤x<160 | a |
F | 160≤x<180 | 3 |
G | 180≤x<200 | 1 |
合计 | 50 |
(1)求a的值;
(2)求跳绳次数x在120≤x<180范围内的学生的人数;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并指出组距与组数分别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