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抛物线y=﹣x2+x﹣1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为D.将抛物线位于直线l:y=t(t<)上方的部分沿直线l向下翻折,抛物线剩余部分与翻折后所得图形组成一个“M”形的新图象.
(1)求点A,B,D的坐标
(2)如图①,抛物线翻折后,点D落在点E处.当点E在△ABC内(含边界)时,求t的取值范围;
(3)如图②,当t=0时,若Q是“M”形新图象上一动点,是否存在以CQ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切于点P?若存在,直接写出出点P的坐标.
【答案】(1)点A的坐标为(,0),点B的坐标为(3,0),点D的坐标为(,);(2)≤t≤;(3)存在,点P的坐标为(,0)、(,0)或(,0)、(1,0).
【解析】
(1)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点A、B的坐标,再利用配方法即可找出抛物线的顶点D的坐标;
(2)由点D的坐标结合对称找出点E的坐标,根据点B、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t的取值范围;
(3)假设存在,设点P的坐标为(m,0),则点Q的横坐标为m,分m<或m>3及≤m≤3两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找出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m的值,进而可找出点P的坐标,此题得解.
解:(1)当y=0时,有﹣x2+x﹣1=0,
解得:x1=,x2=3,
∴点A的坐标为(,0),点B的坐标为(3,0).
∵y=﹣x2+x﹣1=﹣(x2﹣x)﹣1=﹣(x﹣)2+,
∴点D的坐标为(,).
(2)∵点E、点D关于直线y=t对称,
∴点E的坐标为(,2t﹣).
当x=0时,y=﹣x2+x﹣1=﹣1,
∴点C的坐标为(0,﹣1).
设线段B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
将B(3,0)、C(0,﹣1)代入y=kx+b,
解得: ,
∴线段B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x﹣1.
∵点E在△ABC内(含边界),
∴,
解得:≤t≤.
(3)当x<或x>3时,y=- x2+ x-1;
当≤x≤3时,y=x2-x+1.
假设存在,设点P的坐标为(m,0),则点Q的横坐标为m.
①当m<或m>3时,点Q的坐标为(m,-m2+m-1)(如图1),
∵以CQ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切于点P,
∴CP⊥PQ,
∴CQ2=CP2+PQ2,即m2+(-m2+m)2=m2+1+m2+(-m2+m-1)2,
整理,得:m1=,m2=,
∴点P的坐标为(,0)或(,0);
②当≤m≤3时,点Q的坐标为(m,m2- m+1)(如图2),
∵以CQ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切于点P,
∴CP⊥PQ,
∴CQ2=CP2+PQ2,即m2+(m2-m+2)2=m2+1+m2+(m2-m+1)2,
整理,得:11m2-28m+12=0,
解得:m3=,m4=2,
∴点P的坐标为(,0)或(1,0).
综上所述:存在以CQ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切于点P,点P的坐标为(,0)、( ,0)、(1,0)或(,0).
【题目】如图,在中,点是线段上的动点,将线段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若已知,设两点间的距离为两点间的距离为两点间的距离为.(若同学们打印的BC的长度如不是,请同学们重新画图、测量)
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与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7.03 | 6.20 | 5.44 | 4.76 | 4.21 | 3.85 | 3.73 | 3.87 | 4.26 | |
5.66 | 4.32 | 1.97 | 1.59 | 2.27 | 3.43 | 4.73 |
写出的值.(保留1位小数)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3)结合函数图像,解决问题:
①当在线段上时,的长度约为________;
②当为等腰三角形时,的长度约为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