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中,D是边BC上一点,以点A为圆心,AD长为半径作弧,如果与边BC有交点E(不与点D重合),那么称为的A-外截弧.例如,图中是的一条A-外截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存在A-外截弧,其中点A的坐标为,点B与坐标原点O重合.
(1)在点,,,中,满足条件的点C是_______.
(2)若点C在直线上.
①求点C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②直接写出的A-外截弧所在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
【答案】(1)C2、C3;(2)-2<y<或y>2;(3)<r<5或<r<5.
【解析】
(1)如图,根据BC1⊥AB可得△ABC1没有A-外截弧,作AF⊥BC2于F,由AC2<AB可得当AF<AD2<AC2时,△ABC2有A-外截弧;作AG⊥BC3于G,根据点C3坐标,可求出AC3的长,可得AC3<AB,即可得出AG<AD1<AC3时,△ABC3有A-外截弧;根据A、B、C4坐标可求出BC4、AC4的长,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ABC4是直角三角形,且AC4⊥BC4,可得△ABC4没有A-外截弧,综上即可得答案;
(2)①根据△ABC有A-外截弧可得∠ABC<90°,可得x>0,设点C坐标为(m,m-2),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可求出∠ACB=90°时点C的坐标,根据∠ACB<90°时,△ABC有A-外截弧可得m的取值范围,代入y=x-2,即可得点C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②求出∠ACB=90°时AC的长,进而可得答案.
(1)如图,∵BC1⊥AB,
∴△ABC1没有A-外截弧,
作AF⊥BC2于F,
∵A(5,0),B(0,0),C2(5,-3),
∴∠BAC2=90°,AC2=3,AB=5,
∴AC2<AB,
∴AF<AD2<AC2时,△ABC2有A-外截弧,满足条件,
作AG⊥BC3于G,
∵C3(6,4),
∴AC3=<AB,
∴AG<AD1<时,△ABC3有A-外截弧,满足条件,
∵C4(4,2),
∴BC4=,AC4=,AB=5,
∵()2+()2=52,
∴△ABC4是直角三角形,∠AC4B=90°,
∴△ABC4没有A-外截弧,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C是C2、C3.
故答案为:C2、C3
(2)①∵点C在直线y=x-2上,
∴设点C的坐标为(m,m-2),
∵△ABC有A-外截弧,
∴∠ABC<90°,
∴m>0,
当∠ACB=90°时,
∵A(5,0),B(0,0),
∴斜边AB的中点H的坐标为(2.5,0),
∴(m-2.5)2+(m-2)2=(2.5)2,
解得:m1=,m2=4,
∴∠ACB=90°时,点C坐标为(,)或(4,2),
∵直线解析式为y=x-2,
∴x=0时,y=-2,
∴与y轴交点为(0,-2),
∵△ABC有A-外截弧时,∠ACB<90°,
∴点C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2<y<或y>2.
②由①得x=或x=4时,∠ACB=90°,
∴C1(,),C2(4,2),
∴AC1=,AC2=,
∴的A-外截弧所在圆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r<5或<r<5.
【题目】某地质量监管部门对辖区内的甲、乙两家企业生产的某同类产品进行检查,分别随机抽取了50件产品并对某一项关键质量指标做检测,获得了它们的质量指标值s,并对样本数据(质量指标值s)进行了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了部分信息.
a.该质量指标值对应的产品等级如下:
质量指标值 | |||||
等级 | 次品 | 二等品 | 一等品 | 二等品 | 次品 |
说明:等级是一等品,二等品为质量合格(其中等级是一等品为质量优秀).
等级是次品为质量不合格.
b.甲企业样本数据的频数分布统计表如下(不完整).
c.乙企业样本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甲企业样本数据的频数分布表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2 | 0.04 | |
m | ||
32 | n | |
0.12 | ||
0 | 0.00 | |
合计 | 50 | 1.00 |
乙企业样本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d.两企业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如下: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极差 | 方差 | |
甲企业 | 31.92 | 32.5 | 34 | 15 | 11.87 |
乙企业 | 31.92 | 31.5 | 31 | 20 | 15.34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为________,n的值为________.
(2)若从甲企业生产的产品中任取一件,估计该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为________;若乙企业生产的某批产品共5万件,估计质量优秀的有________万件;
(3)根据图表数据,你认为________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好,理由为______________.(从某个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
【题目】如图,C是的一定点,D是弦AB上的一定点,P是弦CB上的一动点.连接DP,将线段PD绕点P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射线与交于点Q.已知,设P,C两点间的距离为xcm,P,D两点间的距离,P,Q两点的距离为.
小石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石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与x的几组对应值:
x/cm | 0 | 1 | 2 | 3 | 4 | 5 | 6 |
/cm | 4.29 | 3.33 | 1.65 | 1.22 | 1.50 | 2.24 | |
/cm | 0.88 | 2.84 | 3.57 | 4.04 | 4.17 | 3.20 | 0.98 |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3)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连接DQ,当△DPQ为等腰三角形时,PC的长度约为_____c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