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如图中,A、B、C、D依次表示你消化道中的某个部位,曲线(X、Y、Z)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能代表蛋白质消化程度的曲线是( )A. | X | B. | Y | C. | Z | D. | 都可以 |
分析 图示中,A、B、C、D分别表示消化道的口腔、咽、胃、小肠;纵坐标表示食物的消化程度.
解答 解:淀粉的消化始自口腔,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适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曲线X代表的物质自口腔开始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完,此物质应为淀粉;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在小肠内被分解完毕,此物质应为蛋白质;曲线z代表的物质只在小肠内被消化,此物质应为脂肪.因此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的曲线是Y.
故选:B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对此生物现象,有人提出: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的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人们把这种假说称为“鹿角效应”.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同一(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以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为例,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草→兔→狼(或草→鹿→狼).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小柯同学用狗(此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设计了下表的三组实验:
以下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BC.
A.测试时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要相同
B.实验中项圈或棍棒是模拟雌鹿或雄鹿
C.实验中狗是模拟鹿的天敌
D.若丙组平均时间大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同一(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以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为例,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草→兔→狼(或草→鹿→狼).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小柯同学用狗(此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设计了下表的三组实验:
实验组别 |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实验方案 | 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 | 同时向流水池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 | 同时向流水池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 |
记录时间 | 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时间 | 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时间 | 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时间 |
A.测试时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要相同
B.实验中项圈或棍棒是模拟雌鹿或雄鹿
C.实验中狗是模拟鹿的天敌
D.若丙组平均时间大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5.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 |
B. |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 |
C. | ②与③中分别含有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 |
D. | 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
12.某同学建立了如图所示生物分类表,表中1、2、3可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
A. | 小麦 酵母菌 甲流病毒 | B. | 草履虫 乳酸杆菌 衣藻 | ||
C. | 水稻 大肠杆菌 乙肝病毒 | D. | 马尾松 青霉 大肠杆菌 |
2.以下生物生殖和发育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
A. | 家蚕 | B. | 蟋蟀 | C. | 大鲵 | D. | 麻雀 |
6.下列有关人类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子宫是产生卵细胞的器官 | |
B. | 受精卵在人体内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 |
C. | 精子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 |
D. | 卵巢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