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今年暑假的一天晚上,特别闷热,李铭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听到窗外蟋蟀“唧唧”的大声叫着,似乎比平日叫的声音更大;次数更多,他在想,是不是天热的原因造成的.第二天,他找来小伙伴一起讨论.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吗?
(2)为此作出的假设是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
(3)如表是他们实验统计的数据:
每分钟鸣叫次数
蟋蟀15℃20℃25℃
191135180
280124169
389130176
478125158
577121157
平均83127168
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温度,根据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
(4)蟋蟀穴居,夜出活动鸣叫,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因此,经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而狒狒们营群体生活,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具有社会行为.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答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4)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解答 解:(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吗?
(2)为此作出的假设是温度对蟋蟀的叫声有影响.
(3)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温度,根据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
(4)“蟋蟀穴居,夜出活动鸣叫,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因此,经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这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这属于先天性行为.“而狒狒们营群体生活,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具有社会行为.
故答案为:(1)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吗
(2)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
(3)温度;温度越高蟋蟀的叫声次数越多
(4)先天性行为;社会

点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某地自1991年开始,使用杀虫剂吡虫啉防治稻飞虱,效果非常好.随着吡虫啉的大量使用,2002年监测到该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具有低水平抗性,2005年达到极高水平抗性.如图①~④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抗药性不同的稻飞虱的数量变化.

(注:表示抗药性强的个体,表示抗药性弱的个体)
(1)随着吡虫啉的使用,对稻飞虱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数量变化的排序最合理的是B.
A、③→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④
B、②→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①
C、③→喷洒杀虫剂④→一段时间后②→喷洒杀虫剂①
D、②→喷洒杀虫剂①→一段时间后③→喷洒杀虫剂④
(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选择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