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观察黑藻叶临时装片的实验中,在高倍镜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叶绿体及细胞质中的其它颗粒均围着液泡(填“液泡”或“细胞核”)在流动.如果要使视野中左上角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则应使装片向左上角适当移动.分析 ①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②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解答 解:细胞质不是凝固静止的,而是缓缓地运动着的.在只具有一个中央液泡的细胞内,细胞质往往围绕液泡循环流动,这样便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转运,也加强了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
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内的物象在左上角,要移到中央,像要向右下角移动,所以物体应向左上角移动.
故答案为:液泡;左上角
点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及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在玉林市中药材市场的强劲交易带动下,我市药农积极种植多种中草药.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 潜在价值 | B. | 间接价值 | C. | 直接价值 | D. | 没有价值 |
10.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和大猩猩的骨骼和内脏结构非常相似,两者的胚胎在六个月之内也几乎完全一致,这些事实说明( )
A. | 人类是由大猩猩进化来的 | B. | 大猩猩是由人类进化来的 | ||
C. | 大猩猩将来可以进化成人类 | D. | 人类和大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 |
9.为了观察酵母菌种群,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①配制无菌葡萄糖培养液;②A试管内加入该培养液10mL,B试管内加入无菌水10mL;③向两试管内分别注入0.1mL酵母菌培养物,轻轻振荡;④将试管放在28℃的恒温箱中;⑤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制成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计数,并多次计数取平均值,表中的数据是有氧条件下培养测得的酵母菌数(×106个/mL).请问:
(1)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由于酵母菌的生长周期短,增殖速度快,酵母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假如每天所取的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试管中酵母菌的生活影响可忽略不计,那么,请分析A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开始时,营养物质充足,条件适宜,酵母菌大量繁殖,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物质及生活空间减少,大量的酵母菌会死亡,所以数量下降.
(2)如果将两试管分别置于两保温瓶中,那么理论上第3天A试管的温度会略高于B试管,原因是A试管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释放大量的热量,而B试管内没有葡萄糖,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少.
(3)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
(4)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个体结构,需要在低倍镜下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5)2014年3月27日,科学家宣布成功合成了第一条能正常工作的酵母菌染色体,并成功地将这条染色体整合进活体酵母菌细胞的细胞核中,与其他“野生”的染色体在同一个细胞结构内.
培养时间(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A | 0.8 | 5.2 | 5.6 | 4.8 | 2.0 | 0.8 | 0.4 | 0.08 |
B | 0.8 | 0.4 | 0.1 | 0 | 0 | 0 | 0 | 0 |
(2)如果将两试管分别置于两保温瓶中,那么理论上第3天A试管的温度会略高于B试管,原因是A试管酵母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释放大量的热量,而B试管内没有葡萄糖,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的热量少.
(3)每次取样前都应振荡试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实验中计数误差.
(4)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个体结构,需要在低倍镜下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5)2014年3月27日,科学家宣布成功合成了第一条能正常工作的酵母菌染色体,并成功地将这条染色体整合进活体酵母菌细胞的细胞核中,与其他“野生”的染色体在同一个细胞结构内.
16.小科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并处于失水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科观察到的细胞肯定不是动物细胞 | |
B. | 只有植物细胞才有细胞壁 | |
C. | 若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到的细胞会更亮 | |
D. | 细胞失水的原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
13.下面哪一组属于相对性状( )
①人的双眼皮和马的双眼皮; ②人的卷发和直发; ③豌豆的种皮和菜豆的种皮;④小麦的高杆和矮杆.
①人的双眼皮和马的双眼皮; ②人的卷发和直发; ③豌豆的种皮和菜豆的种皮;④小麦的高杆和矮杆.
A. | ①②③ | B. | ③④ | C. | ①③ | D. | 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