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3.科学探究、实验题

(一)“孑孓是蚊的幼虫,适于生活在水中”.几个间学正对孑孓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认为需要空气,有的认为不需要空气.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该问题.提出问题: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
作出假设: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实验设计要点:(1)分甲乙两组,起对照作用;(2)强调相同点:材料(等量的孑孓,用具(等大烧杯、等量水),中乙所置环境;(3)强调变量(有无铁丝网);(4)一段时间观察.
预期实验结果:甲一段时间后孑孓衰弱死亡;乙一段时间后孑孓正常生活.
试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因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
得出的结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二)王伟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选用目镜10×和物镜5×显微镜观察.他所观察到的细胞比原来放大了50倍.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 解:(一)由题干“几个同学对‘孑孓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的问题争论不休”,可得提出问题: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作出假设: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实验设计:
①设置对照实验分甲乙两组;实验变量是有无铁丝网,甲组有铁丝网如甲图所示将孑孓阻挡无法到达表层作为对照组,乙组没有铁丝网阻挡作为实验组.
②强调相同点: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材料(等数量的孑孓),用具(等大的烧杯、等量的水),甲乙所置环境;
③强调变量: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他因素有相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有无铁丝网);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看到甲组孑孓衰弱死亡;乙组孑孓正常生活.
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因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
得出的结论: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二)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5×10═50(倍);
故答案为:(一)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吗;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对照;因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
(二)50.

点评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科学探究、实验题:
(一)在学习了生态系统后,某生物兴趣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设计了如实验: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河泥;
②向B、C、D锥形瓶中放入等量水藻;
③向四个锥形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金鱼1条,用软木塞塞紧;
④A、B、C、D锥形瓶置于阳光下,D锥形瓶放在黑暗的环境里.
实验结果如下:
锥形瓶编号ABCD
瓶中金鱼生存时间(天)311252
(1)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它们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水、空气.(答出2项即可)
(2)由A、B、C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存活时间与水藻和河泥有关.
(3)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之所以出现B的实验结果,是因为水藻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4)通过C和D两个锥形瓶实验的比较,可以说明水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5)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小鱼和水藻呼吸作用都消耗了氧气,水藻和小鱼争夺氧气.
(6)同学们发现,锥形瓶中的金鱼的口与鳃盖总是不停地张开和闭合,其意义是呼吸.
(二)近年来,有新闻媒体报道,我国一些地区多次降酸雨,酸雨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正常酸雨pH为5.6,酸雨的pH小于5.6.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影响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材料:足够的清水,足够的食醋(pH为3),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油菜苗,两个洒水壶;pH试纸
提出问题:酸雨会影响油菜苗的生长吗;
作出假设:酸雨会影响油菜苗的生长;
实验步骤:①用食醋和清水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没定pH约等于4;
②将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油菜苗分别贴上A、B标签,每天定期向A盆喷洒是清水,则向B盆中要喷洒等量的模拟酸雨,对油菜苗的其他管理措施相同;
③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观察记录两盆油菜的生长状况.
预期结论:酸雨会影响油菜苗的生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