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小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分析(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一.A瓶装有萌发的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种子.小悦观察到A瓶蜡烛熄灭.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实验中B瓶起 作用.

2)实验二.为消耗叶片原有的淀粉,小悦应先将CD两装置放在 环境中一昼夜,再将两个装置放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观察到[ ]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证明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3)实验三.小悦发现[ ]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 散失的,为减少水分散失,移栽植物时可采用 等措施.

【答案】1)消耗氧气;对照;

2)黑暗;D;二氧化碳;

3E;叶片;减去部分枝叶.

【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解:(1)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吸收瓶内的氧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已没有生命力,不再进行呼吸作用,瓶内的氧气不会减少;因此将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A瓶萌发的种子的瓶子里,蜡烛熄灭,因为该瓶内氧气被种子的呼吸作用利用了;B瓶起对照作用;

2)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植物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暗处理后,再将CD两个装置放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并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D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证明绿色植物制造淀粉需要二氧化碳,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3)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F塑料袋内的枝条除去其全部叶片;E塑料袋内的枝叶保持完整,因此蒸腾作用最旺盛,故水珠最多的应是E塑料袋.该实验说明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因此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强度,减少水分的散失.

故答案为:(1)消耗氧气;对照;

2)黑暗;D;二氧化碳;

3E;叶片;减去部分枝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高达36.7%。预防近视、珍爱双眼、注意用眼卫生,青年要从我做起。下面是某校生物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近视形成原因进行的实验探究(图甲表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眼球结构)。

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步骤一:按照图甲装置,调整蜡烛,双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至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步骤二: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双凸透镜,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步骤三:左右移动白纸板,直到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为止。

步骤四:不改变原装置中凸透镜的凸度,只向右移动白纸板的位置,观察白纸板上蜡烛的物像变化。

(1)小组讨论中,婧婧同学发言说,图甲装置中的双凸透镜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_________,该结构曲度的大小可由[ ]___________进行调节。

(2)洋洋同学发言说,图甲中的白纸板是模拟图乙中的结构[ ]________,我们之所以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该结构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3)芳芳同学说,根据对实现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近视形成的可能原因是图乙中的结构[ ]_____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所致,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眼卫生,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4)莎莎同学发言说,她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天夜晚看书时突然停电,瞬间眼前一片乌黑,什么都看不见,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的物体,这种变化是由图乙结构中的[ ]______变大所引起的。

(5)浩浩同学说:“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从2013年元月1日起,通过立法加大对闯红灯司机的惩罚力度,司机看见红灯立即停车的反射过程是:“红灯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乙中番号表示)→神经中枢→效应器→停车”,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射。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