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食堆里.
(1)提出问题: ______ ?
(2)作出假设: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3)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在中央放入一定数量的大小基本相等、活性相同的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 ______ 的玻璃板.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和记录5分钟内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结果如表格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明亮 | 1 | 0 | 2 | 0 | 2 |
阴暗 | 9 | 10 | 8 | 10 | 8 |
若全班有10各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 ______ 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如图哪条曲线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
【答案】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光照 透明 平均值 D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1)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根据黄粉虫幼虫的生活环境,提出的问题是: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3)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黄粉虫幼虫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因此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在中央放入一定数量的大小基本相等、活性相同的黄粉虫,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所以若全班有10各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5)由实验记录可知,黄粉虫幼虫大都趋向阴暗的环境,说明光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生活,阴暗环境中的黄粉虫幼虫分布较多,因此可用曲线D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