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如图是“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1)图A所示的处理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使实验更为准确.处理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昼夜.
(2)图B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实验对照.
(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植株放在阳光下数小时.
(4)图D中将处理的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图E的实验步骤叫漂洗.
(5)图F中,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了淀粉.
(6)图D实验结果显示,叶片不遮光(填写“遮光”或“不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A暗处理→B部分遮光后光照→C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D酒精脱色→E漂洗→F滴加碘液检验→G冲掉碘液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 解:由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A暗处理→B部分遮光后光照→C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D酒精脱色→E漂洗→F滴加碘液检验→G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1)A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B部分遮光后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如果这一部分遇碘不变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黑暗处处理后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消耗了,照光部分的淀粉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淀粉.
(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遮好纸片的植物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
(4)D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E漂洗叶片,洗去叶片上的酒精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5)F滴加碘液检验: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6)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答案为:(1)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一昼夜:
(2)对照;
(3)阳光下;
(4)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漂洗;
(5)淀粉;
(6)不遮光.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和目的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A. | 含有淀粉 | B. | 含有蛋白质 | C. | 含有脂肪 | D. | 含有维生素 |
A. | 表皮 | B. | 皮肤 | C. | 外骨骼 | D. | 内骨骼 |
A. |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 B. |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 ||
C. | 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 D. | 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沼气 |
父 | 母 | 女儿 | |
眼睑的性状 | 双眼皮 | 双眼皮 | 单眼皮 |
有无耳垂 | 有耳垂 | 无耳垂 | 无耳垂 |
舌头能否卷曲 | 能卷曲 | 能卷曲 | 能卷曲 |
(2)父母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变异.
(3)父母的舌头能卷曲,女儿的舌头也能卷曲,此现象称为遗传.
(4)若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是显性,决定单眼皮的基因(a)是隐性,请你写出家庭成员控制眼睑形状的基因组成:父母Aa,女儿aa.
(5)这对夫妇若再生一子,孩子是单眼皮的几率是25%.
A. | 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 B. | 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 ||
C. | 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 D. | 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其他气体 |
环境中的气体(%)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气体(%) | 78 | 16 | 4 | 1.1 | 0.9 |
A. | 人体通过呼吸获得了空气中的一部分氧气 | |
B. | 人体通过呼出气体排除了体内少量的水 | |
C. | 人体利用的氮和产生的氮相等 | |
D. | 人体从环境中吸收的氧气全部被利用 |
A. | 将实验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 | B. | 将实验装置置于通风的环境中 | ||
C. | 斜切植物茎 | D. | 增加红墨水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