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阅读下面两则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型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多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而小白鼠只要1次就学会走迷宫了.
资料二:研究发现,雌雄蚕蛾从茧中钻出后,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它们会因寿命短暂而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的“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1)从行为获得途径看,蚯蚓、小白鼠的昼伏夜出行为和雌、雄蚕蛾的交配行为均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类行为主要有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2)资料一中,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的研究方法属于实验法方法;根据该方法得出的数据,可以作出的推测是: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3)材料二中的雌雄蚕蛾能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里所说的“气味”实际上是指雌虫分泌的性外激素;它们能闻到“气味”的结构是触角;这一实例表明动物个体之间能够依靠气味进行通讯.
分析 (1)动物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2)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解答 解:(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蚯蚓和小白鼠学走迷宫的行为是通过经过多次的尝试而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
(2)资料一中,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的研究方法属于 实验法;根据该方法得出的数据,可以作出的推测是:越 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
(3)材料二中的雌雄蚕蛾能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里所说的“气味”实际上是指雌虫分泌的 性外激素;它们能闻到“气味”的结构是 触角;这一实例表明动物个体之间能够依靠气味进行 通讯.
故答案为:(1)先天性;遗传物质
(2)实验法;高等
(3)性外激素;触角;通讯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资料,读懂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6.下列关于扁形动物和线性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两个类群中都有很多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 | |
B. | 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高等 | |
C. | 线形动物辐射对称,扁形动物两侧对称 | |
D. | 线形动物有肛门,扁形动物没有 |
10.向日葵的花随着太阳转,体现出生命现象主要是( )
A. | 营养 | B. | 生殖 | C. | 遗传和变异 | D. | 对刺激的反应 |
17.夏季,几位同学结伴到郊外游玩.看到鱼在水中漫游,蛙在湖边跳跃,蜥蜴在地上爬行,鸟在空中飞翔…面对这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一个同学想到了深秋时,温度下降到l0℃,鸟和蜥蜴的耗氧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
A. | 均减少 | B. | 鸟增加,蜥蜴减少 | C. | 均增加 | D. | 鸟减少,蜥蜴增加 |
14.著名节目主持人李湘脸上长有漂亮的酒窝,控制这一性状的是( )
A. | 蛋白质 | B. | 基因 | C. | 染色体 | D. | DNA |
15.我国的动物种类多种多样,下列动物中,属于我国特产珍稀动物的共有( )
①大鲵 ②大熊猫 ③黑颈鹤 ④白鲟.
①大鲵 ②大熊猫 ③黑颈鹤 ④白鲟.
A. | 1个 | B. | 2个 | C. | 3个 | D. | 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