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经过传染病医院时,妈妈阻止小女孩说”不能进去玩!当心染上传染病”。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
A. 消灭病原体B. 控制传染源C. 切断传播途径D. 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D
【解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故经过传染病医院时,妈妈阻止小女孩说”不能进去玩!当心染上传染病”。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樟树中学“爱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
试管编号 | 加入物质 | 处理情况 |
① | 馒头碎屑+唾液 | 充分搅拌 |
② | 馒头碎屑+清水 | 充分搅拌 |
③ | 馒头块+唾液 | 充分搅拌 |
④ | 馒头碎屑+唾液 | 不搅拌 |
其中第①种处理是模拟了口腔中的牙齿、舌、唾液的作用,第②③④种处理都是①的对照实验,利用你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 与①进行对照实验。
(2)①与②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 的作用。
(3)在设计方案时,有的同学建议:“除了以上这四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五种处理,即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不搅拌。”你认为这第五种处理有必要吗? 。
(4)①处理一段时间后,向试管中滴加碘液,试管内液体是否变变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