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
A. 两栖生活 B. 森林的大量消失 C. 群体生活 D. 地面的猛兽较多
【答案】B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因此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森林的大量消失。
【题目】完善以下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作出假设:________。
(2)设计方案:
材料用具:1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干燥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实验装置:以横轴中线为界,在纸盒一侧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并盖上玻璃板,在纸盒另一侧放上一层________的土壤并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不同环境的________实验。
方法步骤:
将数量相等的鼠妇放入纸盒两侧的中央中,静置2分钟(min)。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 2min | 3min | 4min | 5min | 6min | 7min | 8min | 9min | 10min | 11min |
明亮 | 2 | 2 | 1 | 1 | 1 | 2 | 1 | 0 | 1 | 1 |
黑暗 | 8 | 8 | 9 | 9 | 9 | 8 | 9 | 10 | 9 | 9 |
结论:________,鼠妇喜欢在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3)请回答:
①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②实验操作中使用10只鼠妇而不是1只鼠妇的原因是________。实验结束后,你认为该怎么处理鼠妇________。
③如果第一次实验后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
A. 否定原来的假设,直接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 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 反思实验过程,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失误
D.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合实验方案的设计
【题目】实验题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震荡后保温 |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加入_______,作为1号试管的_______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通过对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口腔中___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