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他的实验装置如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共有___________组对照实验。
(3)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__________________ ,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透明塑料袋内出现水珠主要是叶片进行了_______散失的水凝集而成,这些水蒸气主要是由植物叶片的_____________散失。
(5)这株斑叶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所需能量主要是它的________作用释放的,这项生理活动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两 叶片A非绿处不变蓝,绿叶处变蓝;叶片B不变蓝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蒸腾作用 气孔 呼吸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3)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应将实验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叶片A的白色部分和绿色部分的变量只有叶绿体,是一组对照实验;叶片B与叶片A的变量只有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是一组对照实验。图中所示共有两组对照实验。
(3)(4)叶片A非绿处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而叶片A绿叶处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所以滴加碘液变蓝,二者对比得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叶片B绿叶部分由于放置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绿叶由于没有二氧化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而叶片A绿叶处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所以滴加碘液变蓝,二者对比得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1%的被植物体生长利用,99%的水都通过植物的叶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主要是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主要通过叶片中的结构气孔散失出去的。
(5)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这项生理活动的表达式是: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