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I.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g;
(4)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钠元素的质量是_____g (精确到0.1g)。
Ⅱ.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克,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克) | 20 | 20 | 20 | 20 |
反应后质量(克) | 20 | 30 | 未知 | 14 |
(1)这一反应类型是_____,未知值为_____。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A可能没有参加化学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
(3)写出一例与上述反应类型相同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Ⅲ.如图A、B、C三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是单质, A、C都是氧化物,C是一种黑色固体物质。请回答: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指明反应①基本反应类型_____。
【题目】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做强做优电子信息等工业支柱产业.硅(Si)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常用以下方法制得纯硅,如下图所示:
(1)图中①、③发生了置换反应,②发生了化合反应.写出②和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一种表示置换反应的通式:单质(I)+化合物(I)=单质(Ⅱ)+________.
根据已学知识填表:
单质(I) | 单质(Ⅱ) | 相应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 | |
A | 金属 | 非金属 |
|
B | 金属(I) | 金属(Ⅱ) |
|
C | 非金属 | 金属 |
|
D |
|
|
|
【题目】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____;b_____。
(2)写出A图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_____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和____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_____。
(4)C图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
(5)小明按C图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6)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物质 | 镁条 | 含碳0.05%的铁丝 | 含碳0.2%的铁丝 | 含碳0.6%的铁丝 |
燃烧时的现象 |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无火星 |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 _____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是_____。
【题目】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
(1)图1是教材中炼铁高炉及炉内化学变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若图1中采用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请写出A区和B区所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区_____;B区(焦炭的作用)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炼铁化学原理的实验,对固体产物成分等进行探究.
[设计实验]用一氧化碳还原纯净的氧化铁 粉末,实验装置如图2.
[进行实验]该小组按上述实验设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了实验,测得下列数据:①反应前玻璃管和内盛氧化铁粉末的总质量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 ②反应后玻璃管和内盛黑色固体的总质量65.8g(冷却到室温称量).
[分析与讨论]本实验中,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为黑色.小明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华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大家提出查阅资料.
[查阅资料]
物质 性质 | 四氧化三铁 | 氧化亚铁 | 氧化铁 | 铁粉 |
颜色 | 黑色 | 黑色 | 红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固体产物可能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铁.
③四氧化三铁、铁粉都能被磁铁吸引,而氧化亚铁、氧化铁均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与猜想]
①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磨后,再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固体粉末全部能被吸引,则该黑色固体粉末中不可能含有_____和_____.
②进行猜想:黑色固体粉末可能
a.全部为铁 b._____ c._____.
[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黑色固体粉末为(写名称)_____.
计算过程:
[反思与评价]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若要得到铁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
②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有_____.
A 收集一氧化碳 B 吸收二氧化碳 C 检验二氧化碳.
【题目】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 反应前 | 反应后 |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 34.3g | 32.7g |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B.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C.反应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D.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