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7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成份是甲烷水合物(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可表示为 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②白色无水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中毒缺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C﹣G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装置A、B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_

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C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D、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_____成立。

(3)实验过程中D装置的作用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

(5)实验过程中C、D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____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_____中毒。

【题目】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①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②2NaOH+CO2=Na2CO3+H2O

(进行实验)

实验一: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 mL气体,连接装置。

._____,缓慢挤压医用输液袋,将袋中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V1mL

.关闭K1K2,再向烧杯中加入热水,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

实验二:

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一的步骤Ⅱ中,横线处应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2)实验一步骤Ⅲ中的V2 mL是除去了已反应的____之外的气体总体积。

(3)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___

(4)实验二中,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X”“Y”“Z”)

(5)实验二中,在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6)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否正确____,其理由是_____

(7)请你设计实验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_______ (写出设计步骤、现象和结论)

 0  207128  207136  207142  207146  207152  207154  207158  207164  207166  207172  207178  207182  207184  207188  207194  207196  207202  207206  207208  207212  207214  207218  207220  207222  207223  207224  207226  207227  207228  207230  207232  207236  207238  207242  207244  207248  207254  207256  207262  207266  207268  207272  207278  207284  207286  207292  207296  207298  207304  207308  207314  207322  21141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