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 | 灭火原理 | |
A |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B |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 隔绝空气或氧气 |
C |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 隔绝空气或氧气 |
D |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A、用水灭火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不能够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可以隔绝氧气而灭火,故正确;、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隔绝氧气的方法灭火,故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是将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故正确。故选A。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维形,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如表回答相关问题。
第 一 周 期 | ||||||||
第 二 周 期 | ||||||||
第 三 周 期 |
(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 稀盐酸的用量(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① | 20 | 16.25 |
② | 40 | 12.50 |
③ | 60 | m |
④ | 80 | 5.00 |
⑤ | 100 | n |
请细心观察表格和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第_____次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反应完毕。
(2)表格中m=_____g,n=_____g。
(3)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4)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