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进行了比较物质的含量多少、测定物质的含量等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据此将下列实验中的A与____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______。
(2)
在这两个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木炭都体现了还原性,其作用是____________;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都是由_____价变为0。
【答案】C 都是比较物质的含量多少的化学实验 能(得到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使氧化铜失去氧还原成铜(单质) +2
【解析】
(1)A实验中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实验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C实验中氢气不纯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氢气纯净,声音很小,故实验中的A与C分为一类,分类依据是都是比较物质的含量多少的化学实验。
(2)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氧,故在这两个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木炭都体现了还原性,其作用是能(得到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使氧化铜失去氧还原成铜(单质);氧化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铜元素的化合价都是由+2价变为0。
【题目】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利用2g铜粉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见右图。课外兴趣小组为研究实验中铜粉的氧化情况,又进行以下实验:
①兴趣小组将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硬质玻璃管中的残留固体全部取出,称量后,置于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将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相关数据见下表:
甲组 | 乙组 | 丙组 | |
反应前固体质量 | 2.016g | 2.016g | 2.024g |
反应后固体质量 | 1.936g | 1.936g | 1.904g |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数据相同,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甲、乙两组实验数据更接近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丙组差异较大。你认为丙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
【题目】某同学为了测定CaCl2和CaCO3固体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将20g固体混合物放于烧杯内,再取100g盐酸,平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 1.1 | m | 3.3 | 4.4 | 4.4 |
问:(1)表中m的值为 g;
(2)原固体混合物中的CaCO3质量分数为 。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