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
试推断:(1)写出C、D各物质的化学式:C ; D .
(2)写出第③、④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
④ .
【答案】(1)Fe3O4;H2;
(2)Fe+CuSO4=Cu+FeSO4;3Fe+2O2Fe3O4.
【解析】由于“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可知B是铁,结合图框可知:A是“红色”含铁的氧化物,所以A是氧化铁;由“铁与硫酸反应可生成可燃性气体”可知,D是氢气;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的“黑色”固体,可知C为四氧化三铁;铁与硫酸铜会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红色的金属铜.故可推测③为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的反应,④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NaCl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Ⅰ.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g。
Ⅱ.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Ⅲ.KNO3 中含少量氯化钠时,提纯硝酸钾的一般方法是 .
Ⅳ.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2)如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Ⅰ.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
Ⅱ.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