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__________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有__________。
【答案】元素 分子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
【解析】
(1)①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组成的,故填:元素;
②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构成的,故填:分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故填:二氧化硫;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密度比空气的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燃烧的条件可知,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只要再有氧气即可,所以操作方法是:将棉芯拿出烧杯;故填: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
【题目】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
(1)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_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评价)
(1)设计实验Ⅳ的目的是_____。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