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排水法 ② 向下排空气法 ③ 向上排空气法
(3)检验C中收集满氧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______。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③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上端瓶口处 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气压过大 烧杯B中的水进入装置C
【解析】
本题实质是制氧气的装置,虽然在导气管和收集装置有所不同,但原理思路却不变。
(1)A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用于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C装置可以看成瓶口向上,气体从底导入,这种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选③。
(3)检验C中收集满氧气的操作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上端瓶口处。
(4)C中收集满氧气后,A装置中的反应可能还没有停止,继续产生氧气,打开K1的目的是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气压过大;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氧气被消耗,C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K3观察到烧杯B中的水进入装置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注: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1)向NaOH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色。
(2)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确定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因为溶液变成了无色,小林说“稀硫酸一定过量了”,小林这么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4)为确定小林的说法是否正确,同学们又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H2SO4过量 |
方案二一 | 取样,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稀H2SO4过量 |
上述方案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确定稀H2SO4过量,你选用___________(填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