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3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① ;⑧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 (选填序号)。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I、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 (选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相同,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II、若用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 端(选填“m”或“n”),检验氨气集满的方法是

(4)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向下倾 斜的 原因是

【答案】(1)集气瓶;长颈漏斗;(2)②⑦⑧;(3)I、高锰酸钾;酒精灯;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再用双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II、n;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管口,若变蓝则已满;(4)防止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处冷凝成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解析】

试题分析:(1)集气瓶;⑧为长颈漏斗;

(2)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时,反应容器要稍大,应选;再加上可随时加入液体药品;所以橡皮塞应选双孔塞

(3)I、根据题意可知,制取氨气要使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所以应选择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即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相同;图示装置中缺少加热装置酒精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再用双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II、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应从n通入气体将空气从m端排出;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m管口,若变蓝则已满;

(4)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处冷凝成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15分)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样品中含有那些物质?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

猜想: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则NaOH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阅资料】

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实验探究1】为确定该样品的成分,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

白色沉淀产生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加入

证明猜想正确

【提出问题2】如何测量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探究2】小红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铁架台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步骤如下:

按图连接好装置;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中倒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至瓶颈处;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22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步骤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2)B中集气瓶盛放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理由是

(3)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明显影响? (填“有”或“没有”)

(4)变质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在27,101kPa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8g/L)(计算结果精确至1%)

【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小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的名称分别为 ,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中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实验反思】

(1)通过本题,你学会了定性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定量测定变质样品中某成分的含量,以及除杂提纯物质。为了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探究过程中你需要思考的问题有 (填数字序号);

选择试剂种类 确定试剂用量 试剂产地 实验装置与步骤的设计 实验安全环保 测量中减少误差

(2)实验探究中的检验和实验探究3中的除杂都将碳酸钠进行了转化,但二者目的不同,分别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