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现有下列初中化学常用的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据此请完成以下各题:
(1)写出上图①、②两种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_________(填字母)装置,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用该套装置制取氧气时:
①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口要要略微_________________,以防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老师让该同学往集气瓶中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据此,试回答:
①用排水法集气,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经计算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60.5%,所以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不可靠。
【答案】酒精灯 长颈漏斗 AC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向下倾斜 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瓶里已充满了氧气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解析】
(1)仪器①是酒精灯,仪器②是长颈漏斗;故填:酒精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发生装置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C;
①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②试管口要要略微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③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瓶里已充满了氧气;
故填:A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向下倾斜;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瓶里已充满了氧气。
(3)①用排水法集气,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液面降至瓶口,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故填: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是100g某食品的部分营养成分:
总热量 | 蛋白质 | 糖类 | 油脂 | 水 | 铁 | 磷 | 钙 |
2060kJ | 50g | 20g | 20g | 5g | 5.6mg | 3.3mg | 8mg |
该食品中没有列出的营养素是______
(2)为了防止儿童佝偻病,必须摄入富含____元素的食物.
(3)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称为_______.
(4)下列数据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常温),其中呈碱性的是____(填序号).
pH | 3.5~4.5 | 2.9~3.3 | 6.3~6.6 | 7.6~8.0 |
食物 | A.葡萄汁 | B.苹果汁 | C.牛奶 | D.鸡蛋清 |
(5)为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 | 反应后 | |||
A | B | C | D | |
①物质C是由______构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以上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该反应中C、D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_____.D燃烧的化学式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