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小红在家里帮爸爸用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灶具时,偶然发现清洁剂滴加到金属铝制品上后,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铝也可以与碱溶液反应吗?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铝和氧化铝不但都能跟酸反应,也都能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O2)等物质;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
[提出猜想]对反应产生的气体猜想: A:是氧气; B:是氢气; C:是二氧化碳。
C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设计实验]按照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反应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_____,则A的猜想错误。
(2)为验证猜想B成立,用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放好药品,连接好仪器向装置内先通一会儿气体后再加热,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
(3)通过对图II所示装置③和④中出现的_____和_____现象分析,可以得出B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铝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反应物不含碳元素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应先通一会儿气体后再加热; 固体由黑变红 无水硫酸铜变蓝
【解析】
提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故C的猜想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1)A的猜想是错误的,则生成的气体不是氧气,故反应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2)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应先通一会儿气体后再加热;
(3)B猜想成立,该气体是氢气,氢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氧化铜为黑色,铜为红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故通过对图II所示装置③和④中出现的固体由黑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现象分析,可以得出B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铝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小华同学无意将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对此他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NaHCO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新盐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
NaHCO3在50℃开始分解。
(实验探究)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
加入稀盐酸 | 现象Ⅰ | 无明显变化 | 产生气泡 |
加入澄清石灰水 | 溶液变浑浊 | 无明显变化 | 现象Ⅱ |
加入CaCl2稀溶液 | 无明显变化 | 溶液变浑浊 | 溶液变浑浊 |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
(1)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发生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过程
(实验探究)证明反应生成了新盐
(2)NaHCO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新的盐是_____(填物质名称)。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 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
(3)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方案有问题,其理由是_____。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
(交流反思)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4)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