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 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B.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选项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A不符合题意;
B选项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不符合题意;
C选项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是正确的叙述,C不符合题意;
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5:22:5,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本题主要考察对化学式的意义和纯净物中元素质量关系的掌握。其中元素质量之比等于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与所在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化学式中右下角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元素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题目】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10Kg,水10Kg,生石灰1.2Kg,纯碱0.53Kg,食盐0.35Kg。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放入鸭蛋浸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
(2)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色。
(3)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NaOH、NaCl
②可能还含有其它溶质;
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
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
丙同学推断有Ca(OH)2、也有Na2CO3
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丙同学的推断是错误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另取少量上层料液,滴加碳酸钠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探究结论】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
【题目】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参与下面的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在一个门窗紧闭刚上完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含量,与教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门窗紧闭刚上完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教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氧气的含量比教室外操场上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少。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实验探究】小红用集气法分别收集教室内和操场上的气体各两瓶。进行以下探究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教室内气体和操场上气体各一瓶,将分别插入集气瓶中。 | 教室内的空气体瓶中; | 教室内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操场空气中的氧气 |
取教室内气体和操场上气体各一瓶,将分别滴入集气瓶中。 | 教室内的空气体瓶中; | 教室内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操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小红的猜想是(填“正确”或“不正确”)
【拓展应用】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时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