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45℃时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5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至20℃,始终没有晶体析出
D.20℃配制100g5%硫酸钠溶液,若量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硫酸钠的溶解度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45℃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而没有注明是否为饱和溶液,所以无法比较,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0~400C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50℃的硫酸钠饱和溶液降至20℃,有晶体析出,错误,D,若量水时俯视读数,则读数偏大,实际偏小,所得溶液质量分数偏大,正确,故选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人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一条即可)。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 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 | 甲同学猜想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 |
2.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
(2)乙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1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下图回答问题。①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测5%的NaOH溶液滴加2滴酚酞试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A.小于30s
B.30-90s
C.90-140s
D.140-180s
E.180-280s
F.大于2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