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9?天津)下列气体中,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做干燥剂的是( )
【答案】分析: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气体必须符合不与被干燥的气体反应,A、C、D选项气体均与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解答:A、氯化氢与氢氧化钠会发生中和反应,故A选项错误
B、氧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B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故C选项错误
D、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水,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干燥剂选择依据的考察,只要干燥剂不与被干燥的气体反应即可进行干燥.
解答:A、氯化氢与氢氧化钠会发生中和反应,故A选项错误
B、氧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B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故C选项错误
D、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水,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干燥剂选择依据的考察,只要干燥剂不与被干燥的气体反应即可进行干燥.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9?天津)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2009?天津)下表为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由上表可推测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51.1 |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2009?天津)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N2气体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CuO粉末 | C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
C | NaCl溶液 | NaOH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D | KCl溶液 | CuCl2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
(2009?天津)下表为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由上表可推测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51.1 |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2009?天津)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N2气体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CuO粉末 | C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
C | NaCl溶液 | NaOH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D | KCl溶液 | CuCl2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