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9?天津)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分析:除杂的方法是将杂质以沉淀或气体的形式除去;除杂的原则是所选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混入新杂质.
解答:解:本题考查除杂(提纯)原则,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也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的物质.
A、稀盐酸与杂质氢氧化钠反应,没混入新杂质,不断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到刚好为7,故A正确;
B、加盐酸将被提纯的物质出去了,违背了除杂原则,故B错;
C、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时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只剩下氮气,故C正确;
D、加入氢氧化钠引入了新杂质NaCl,也违背了除杂原则,故D错.
故选AC.
A、稀盐酸与杂质氢氧化钠反应,没混入新杂质,不断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到刚好为7,故A正确;
B、加盐酸将被提纯的物质出去了,违背了除杂原则,故B错;
C、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时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只剩下氮气,故C正确;
D、加入氢氧化钠引入了新杂质NaCl,也违背了除杂原则,故D错.
故选AC.
点评:该题是典型的除杂质题目,教给我们一些除杂质的方法,并复习物质的转化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09?天津)下表为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由上表可推测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51.1 |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2009?天津)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N2气体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CuO粉末 | C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
C | NaCl溶液 | NaOH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D | KCl溶液 | CuCl2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
(2009?天津)下表为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由上表可推测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51.1 |
(2)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KCl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到5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将60℃时145.5gK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是g.
(2009?天津)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N2气体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
B | CuO粉末 | C |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
C | NaCl溶液 | NaOH |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D | KCl溶液 | CuCl2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