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室中常用的制取或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某气体只能用装置B和E来制取,且制取时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装置A和C制取并收集的是什么气体?如果利用装置D来干燥该气体,若气体从a口通入,请在图示中标出瓶内实际的名称并补画完整的装置D。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氧气(或O2)
【解析】
(1)某气体只能用装置B和E来制取,说明制取气体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二氧化碳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此利用装置A和C,可以制取并收集氧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D装置如图所示:。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学习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小明做如下实验:(提示:氯化镁溶液为无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或预期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Ⅰ | 现象: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 方程式为__________ | |
Ⅱ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Ⅲ | 加入稀盐酸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色。 | 盐酸与氢氧化钠未发生化学反应 | |
Ⅳ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生成沉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___________ | |
Ⅴ | 1.将II、III、IV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 | 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置,上层清液无色 | 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__________ (除指示剂外) |
2.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溶液,可探知该清液中溶质成分 | 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
(1)请补充表格.①~⑦的内容。
(2)小军认为小明实验I操作设计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应做的改进是_____
(3)小亮认为小明实验III
(4)小琳同学提出,实验III如果不用酚酞指示剂,可向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__
A 加入Na2CO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B 加入CuSO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C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